
本文作者(左二)與一同採訪洪湖赤衛隊劉闖劉隊長原型人物一一成都軍區後勤部周樹槐副部長的新聞幹事趙光文(右一)等戰友在一起合影留念。
本報記者劉金有
1977年國慶日前夕,我奉命跟隨原成都軍區後勤部政治部新聞幹事趙光文,採訪開國元勳賀龍元帥重視部隊後勤建設、關愛普通士兵的感人事蹟,先後拜訪了後勤部幾位老紅軍、老領導,其中採訪後勤部副部長周樹槐的情景,雖然已經過去45年了,但仍記憶憂新,久久難以忘懷,仿佛就在昨天。
當時,我只知道周樹槐副部長是成都軍區後勤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紅軍,是賀龍元帥的老部下、老戰友,也是其左膀右臂之一,兩人關係十分親密,其他我一無所知。趙光文幹事神密地問我:“小劉,你知道我們今天為什麼要採訪周樹槐副部長嗎?”我回答:“不是採訪他跟隨賀龍元帥在長征中關心戰士的動人事蹟嗎?”趙幹事說:“周樹槐副部長就是電影《洪湖赤衛隊》中劉闖劉隊長的原型人物呀!”“是不是啊?”我驚奇地問道。“怎麼不是,千真萬確,賀龍元帥當年兩把菜刀起家鬧革命時,周副部長就一直跟著他打土豪、分浮財,劫富濟貧,救濟窮人,以後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在洪湖赤衛隊中,他也是重要領導和骨幹……”趙幹事認真地說。
聽了趙幹事的簡單介紹,心中不由肅然起敬,我小時候無限崇拜的《洪湖赤衛隊》中的隊長“劉闖”,今天居然就近在咫尺,激動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恨不得馬上見到這位機智多謀、英勇善戰的老革命。但一轉念,我心中又有些不安,他參加革命50多年,身經百戰,屢建奇功,享受兵團職待遇,如此級別的高級軍官,對我這個入伍不久的新戰士會怎麼樣呢?事實恰恰相反,我們輕輕扣開房門,只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手裡拿著一本《紅旗》雜誌,指著沙發讓我和趙幹事坐下,並讓警衛員給我倆倒水沏茶,茶几上還擺著滿滿幾盤水果。我們說明來意,他說已經接到通知,讓我們不要著急,先吃了水果再說。我和趙幹事剛剛坐下,周副部長便拿起兩個蘋果,塞到我和趙幹事的手裡,和藹親切地說:“咱們都是當兵的,來到家裡,不要客氣,隨便坐,隨便吃。”短短幾句話,立刻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周樹槐告訴我們,他是湖北省沔陽縣(今仙桃市)人,家距洪湖岸邊不足100公里。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轉入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縣遊擊隊隊長,參加了創建洪湖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建立江漢敵後根據地和解放大西北、大西南的鬥爭。在戰爭年代,他跟隨賀龍元帥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捨身忘死,英勇善戰,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周樹槐說:“我與賀老總雖然是兩個省,一個湖北,一個湖南,因兩省交界,家鄉相離並不遠,他可是個出了名的愛兵模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視士兵為兄弟,從來不擺官架子。有一次,我化妝偵察後,帶領幾名戰士深夜去偷襲洪湖岸邊的一個地痞的家裡,繳獲了不少槍支。當時條件艱苦,沒有找到吃的,黎明時分,我們餓著肚子趕回部隊,賀老總得知後,馬上給我們端來一大盆熱氣騰騰的肉包子,他卻一個也沒有捨得吃……”
採訪中,周樹槐副部長還告訴我們說:“我這一生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就是《洪湖赤衛隊》,差不多每兩個星期就看一次,最愛唱的一首歌曲就是‘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因為電影裡演的故事、唱的歌曲,我都很熟悉,有不少都是我的親身經歷,這的確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不覺,兩個小時的採訪時間就到了。當我們依依不捨地將要離開時,周樹槐副部長還從水果盤裡拿出幾個橘子,裝進了我的軍用挎包裡,並拉著我的手再三叮囑:學習要刻苦,工作要努力,以後有機會,一定再來家耍。誰知,這竟然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由於工作變動,直到1987年2月15日,他在四川成都逝世,我再也沒見過他老人家,這是我的終身遺憾。不過,周樹槐副部長光明磊落、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