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協調中心日前表示堅持動態清零符合澳門整體利益


本報訊(記者黃玉)應變協調中心日前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來,澳門堅定實行“動態清零”防疫方針,努力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強調達至動態清零,方能實現與內地免醫學隔離條件下的正常通關,才能為本澳經濟複甦和發展創造條件。


因應本輪疫情而首次實施的“相對靜止”管控措施,其目標也是為了實現“動態清零”。總的來說,動態清零就是採取快速和精准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持續蔓延、流行和對外擴散。動態清零力求較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既要有效保護廣大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要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努力保障居民的基本正常生產生活。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達至動態清零,方能實現與內地免醫學隔離條件下的正常通關。每天有數十萬人次的澳門居民來往珠澳兩地跨境生活或進行購物、商務等活動。由於本輪新冠病毒的傳播力極強,跨境人員流動必然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因此,在本澳未實現動態清零的情況下,內地對跨境人員進入內地必定要實現隔離措施。只有在本澳實現動態清零,才能恢復澳門與內地的免醫學隔離條件下的正常通關。


達至動態清零,才能為本澳經濟復蘇和發展創造條件。澳門經濟高度依賴外部需求,尤其是依賴內地市場,如內地旅客比例在疫情前的2019年占70.9%,疫情後的2021年更升至91.4%。本輪疫情使得內地與澳門的出入境措施收緊,令旅遊業及其相關行業大受影響。澳門內迴圈的市場規模小,而高度依賴外部市場,特別是內地市場。只有實現,澳門方可與內地在免醫學隔離條件下正常通關,內地市場才能為本地市場注入活水,澳門居民才能實現與內地正常便利通關。


達至動態清零,致力保障廣大居民生命健康。政府近年來著力建立免疫屏障,澳門居民的總體新冠疫苗接種率已達九成。但疫情始終會令部分人群出現一定症狀,嚴重的甚至可危及生命。目前來看,新冠肺炎病毒的變種仍然未有停止,病毒的最終走向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如果放鬆防控,可能造成大規模人群感染,對醫療體系造成巨大壓力。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方針,保障廣大居民生命健康,特別是保障弱勢社群及老年人等群體。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堅持動態清零方針,實行相對靜態管理措施,在短期之內,會影響部分居民生活便利性,使經濟在一定時間內受到影響,但是有利於實現更快、更有效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有利於儘早實現與內地免醫學隔離的正常通關,儘快實現澳門經濟復蘇和發展。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