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認為政府組合拳紓解民困增抗疫信心


本報訊(記者木蘭)政府決定相對實施靜止管理措施延期,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馬志毅認為,本澳採取“相對靜止”措施以來,疫情得到了有效管控,並初見成效,包括工商界在內的廣大居民應積極支持及配合,齊心協力,以穩住來之不易防疫成果,堵塞病源切斷傳播鏈,使疫情儘快進入掃尾清零階段,從而達致社會面清零,早日實現“動態清零”的防疫目標,早日恢復社會的正常運作。


馬志毅表示,過去一周,相對靜止措施對居民生活及營商者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在政府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繼續弘揚守望相助的澳門精神,市面運作良好,並沒有出現搶購物資、哄抬物價等亂象。但相對靜止措施同時亦是把雙刃劍,對工商界來說,停業一周,沒有收入的同時,仍要交租、還貸等,經營壓力爆表,有些行業在暑假期間,更是旺季,如教培行業、旅遊業等,以及動態的防疫措施對營商者而言,如何備貨、人手安排、後市部署等都帶來極大的不確定,這種痛即使是短痛,亦是“入心入肺”的刺骨之痛,有見及此,政府公佈繼續實施相對靜止措施的同時,亦同步打出政策“組合拳”,再撥款一百億元,作為應對疫情的各項開支及對受本次疫情影響的在澳人士的普惠援助措施。


馬志毅指出,特區政府經聽取包括中華總商會在內的意見後,已對月前公佈的百億抗疫援助計畫給予優化。其中優化了僱員援助款項計畫,使更多受疫情影響的僱員得到照顧;中總希望政府繼續聆聽工商界的經營困難及訴求,同樣為僱主提供更多有針對性和適切的援助,並希望政府能儘快推出相關惠及全澳居民的援助措施及其他支援政策,以提振居民及商界的抗疫信心,共同戰勝這波疫情。此外,希望政府對疫情持續近三年明顯遭受嚴重影響的旅遊業、旅行社、零售業、會展業、廣告業等給予精准援助,為企業輸血,使其有造血的本錢,從而令到整個經濟面早日盤活,加快經濟復蘇的步伐。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