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黃玉)7月21日社會面感染零個案,是今波疫情逾月來的第一次,然而7月22日新增1例社會面陽性個案,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鞏固期會否調整,她表示,需要通過流行病學調查,根據個案特殊性動態調整,才決定鞏固期措施需要加強還是繼續維持,而鞏固期是希望令部份工商業活動恢復,如銀行等,讓居民處理必要的業務。
就7月22日新增1例社會面陽性個案,她表示,病例居於康泰樓,活動範圍為關閘和佑漢街市一帶,故衛生局7月22日將康和廣場和泉碧花園等列作黃碼區,有關人士會收到跟進措施要求短訊。
為及早發現社區隱藏的感染者,以便及早治療,應變協調中心將關閘、佑漢街市一帶列作重點區域,重點區域人員須于7月24日至7月26日,每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就黃碼區新規則,她表示,目前本澳已進入了疫情防控鞏固期,有必要及早對發現的新個案採取更嚴格措施,現時會根據風險評估,將紅碼區周邊地區列為黃碼區,要求區內人士定期接受檢測。另外,由7月24日起,對黃碼區內的人士要求更頻密的核酸檢測,由原來須自劃定為黃碼區當天(即第0天) 翌日起計第1、2、4、7天作核檢,增加至第1、2、3、5、7天作核檢;有關措施也適用于舊的黃碼區人士,衛生局將以短訊方式通知有關黃碼區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