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中秋節前夕,記者調研走訪發現,從整體上看,月餅銷售市場較為規範,天價月餅、過度包裝等問題大有改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發佈相關公告後,一些商家自覺對標下調零售價格。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關於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公告提出,對高價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也不得以禮盒等形式將月餅同其他產品混合銷售。
然而,記者暗訪中發現,有極個別商家仍存在月餅禮盒混合銷售、使用珍稀食材、變相網售高價月餅等不當行為。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的一款禮盒不僅將月餅和蜂蜜混合銷售,還標注使用了珍稀食材燕窩。此外,記者發現茶葉、蜂蜜等產品“傍身”月餅,打擦邊球搭售現象仍然存在。
記者將所掌握的情況向市場監管部門做了反映。隨後,執法人員跟隨記者來到店鋪檢查。但面對詢問,商家卻給出了和之前不同的說辭。
除了線下混合銷售等情況,江蘇省消保委此前還在網上發現有商家提高運費,變相銷售高價月餅。
江蘇省消保委監督部工作人員提示,希望廣大商家誠信經營、合理定價,相關的行業協會自律監管,消費者應回歸理性。(劉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