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沿江三市協同立法保護“極度瀕危”動物長江江豚


本報訊 江蘇省南京市、鎮江市和安徽省馬鞍山市協同制定的《關於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決定》29日分別通過江蘇省和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准,將於今年10月24日起同時施行。


馬鞍山、南京、鎮江三市緊密相連,沿長江自上而下分佈,同屬南京都市圈。三市所轄江段總長約260公里,約占長江幹流總長度的4%。


過往科考資料顯示,三市所轄江段有約100頭長江江豚,占長江幹流長江江豚數量的22%,占整個長江流域長江江豚總數的10%。


長江江豚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萬年,是目前長江中唯一的哺乳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等級為“極度瀕危”。


20世紀90年代,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尚有約2550頭,2017年下降到1012頭。最新一輪長江江豚科考正在進行中,相關資料尚未公佈。


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姚正陸介紹,今年初,在南京市人大常委會牽頭推動下,蘇皖兩省三市決定協同制定保護長江江豚的立法性決定,以探索構建多層次多維度跨行政區域的保護體系,給予長江江豚系統性、整體性、科學性保護。


今年8月,三市人大常委會相繼審議通過《關於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決定》。三市的決定均明確,將建立都市圈區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完善上下游、左右岸、跨地區、跨部門協同保護制度,在資源調查、種群交流、收容救護、執法監督、社會參與等方面開展協作活動,共同推動長江江豚全生命週期聯動保護。


姚正陸說,長江江豚以種群類聚,每個種群活動水域為20公里至30公里。區域協同保護機制的建立,有利於遏制長江江豚生境破碎化局面,維持長江江豚種群活力。


三市在決定中還明確,對長江江豚保護將踐行物種與生境保護相結合的理念,並進一步提升保護舉措的剛性約束,例如,對長江江豚及其生境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建設項目,今後必須進行專項“豚評”,並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另外,三市都在決定中將每年的10月24日確立為各市長江江豚保護宣傳日,明確將共同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科普宣傳教育。(朱國亮 劉美子)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