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研究團隊借鑒新加坡防疫經驗提出建議
本報訊(記者 桂英) 澳門大學新冠疫情研究團隊借鑒新加坡的防疫實踐經驗,爲國家“新十條”防疫政策形勢下的澳門未來防控策略提出建議,包括需要持續強化疫苗的小區保護作用,有效落實分級分流措施并利用小區醫療資源網絡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以及盡量維持必要的較嚴格防護措施。
考慮到新一輪奧密克戎變異株緻病力低的特點,本澳及周邊地區相應調整防疫政策,澳大新冠疫情研究團隊表示,新加坡與澳門類似,也曾施行嚴格的“清零”政策,但随着傳播力更強而緻病力更弱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蔓延,新加坡政府在堅守“保護生命和保障生計”原則的同時,逐步改變抗疫思路,放寬防疫政策,提出打造“對新冠更具适應性國家”。目前,新加坡新冠肺炎病死率控制在極低水平,據新加坡衛生部最新疫情資料,已構建最低疫苗保護的人群總體病死率爲0.024%,低于流感病死率。
澳大新冠疫情研究團隊指,新加坡疫情從2022年1月初開始大概走了4個月,确診人數在2個月内達到高峰,在4個月後回落到低點。目前正踏入聖誕節、新年及農曆新年等重要的假期,新加坡防疫政策邁向與病毒共存的成功經驗,對澳門有序逐步放開、有效“壓低”發病曲線的峰值,争取平穩過度有所啓發。
團隊建議,爲免居民産生不必要的恐慌,衛生當局有必要清晰讓居民了解,與Delta相比,Omicron的特點是傳播極快、病死率明顯降低、緻病性明顯減弱,絕大多數表現爲流感樣症狀,引導居民在不同情況下作出相匹配的應對措施。同時,衛生當局可善用小區醫療系統的資源,透過醫生、藥師及相關醫療專業人士,疏導居民正确認識新冠肺炎的症狀,向居民傳達統一的最新防疫建議、給予适切的安慰以維護小區層面的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