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桂英)澳門中華醫學會呼籲,在選購退熱止痛藥時,需要留意盒包裝上藥物成份標示,並根據病人情況作出考量;並建議在服用前咨詢相熟醫生或藥劑師專業意見。
發熱是常見的醫學徵象之一。人體腦部下視丘體溫調節中心會將人體體溫設定在一定範圍;在病理情況下,其體溫設定會超過平常體溫範圍,即為發熱。發熱可以由許多疾病造成,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均會引致體溫上升而發熱。事實上,發熱可強化人體免疫系統,增強殺滅細菌和病毒的能力,以及抑制細菌和病毒在體內的繁殖和複製。一般口探等於或高於37.7 ℃;肛探或耳探溫度等於或高於38℃即可視為發熱。臨床醫生在處理上,會先對發燒的原因,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等作出處理;若在短暫或不太高熱的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在處理原疾病的發燒的情況下,採取物理降溫、多休息,以及補充足夠水份的方式處理。當然,亦會建議適當輔以退熱止痛藥物治療。
目前澳門市場上常見的口服退熱止痛藥,有很多不同的品牌和劑型,但不外乎撲熱息痛(又名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Paracetamol)、布洛芬(Ibuprofen)二大類。
Acetaminophen 或稱 Paracetamol 是比較安全和古老的退燒藥。它自1893年臨床應用,及至1950推出家用以來,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在澳門屬非處方藥物,即不需要醫生處方亦可購買的藥物。一般作為退熱止痛的首選藥物。目前很多藥廠均推出不同的品牌配方和劑型,以應對不同的患者及臨床情況需要。在外地常見的品牌有Tylenol、撲熱息痛;而在港澳市場,現時已有超過700種退熱止痛藥品含有Paracetamol成份,比較多見的品牌配方有必理痛(Panadol)、幸福止痛素、痛熱適(Biogesic)等;當中亦有口服片劑、膠囊、栓劑、水劑以應對不同病情需要。
布洛芬(Ibuprofen)屬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亦是常用的退熱止痛藥之一。由於個別患者在使用後可能出現’火燒心’(胃灼熱感),又或出現紅疹等副作用的關係,一般多用於Paracetamol過敏或處理無效的案例。建議在飯後服用。由於它自1961年面世以來已過了專利期,目前亦有不少藥廠生產不同的品牌和劑型,比較常見的有: Zofen、Trifene等。
顯見患者在選購退熱止痛藥時,無須糾纏於品牌的選擇,只需要留意盒包裝上藥物成份標示是否所需要的成份和劑量便可。重要的是,應根據病人情況作出考量,例如患者是小朋友的話,宜選用水劑;伴有嘔吐的患者,宜選用栓劑進行處理。遇有不明白的地方,應在服用前咨詢相熟醫生或藥劑師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