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佈會回應當前經濟熱點
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近日發佈,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20萬億元,同比增長3%。如何看待2022年中國經濟“成績單”?2023年宏觀政策將如何發力?圍繞中國經濟運行熱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1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作出回應。
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推動經濟持續回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說,綜合考慮經濟總量與結構、發展與安全、信心與預期,2022年中國經濟運行可概括為“總量增、品質升、韌性強、走勢好”。
“2022年四個季度經濟增速雖有波動,但總體走勢回穩向好。”金賢東說,近期交通運輸、文化旅遊、餐飲住宿等領域快速回暖,國內外各方面對中國經濟發展信心明顯增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說,2023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他說,圍繞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2023年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加強基層防疫能力建設,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調整轉段平穩有序。
二是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全面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和“十四五”實施方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好各項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和政策預研儲備,不斷豐富應對超預期衝擊的政策工具箱。
三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穩妥處置化解房地產、金融、地方政府債務等領域風險,切實加強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四是縱深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激發發展活力動力。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為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便利。
五是著力穩就業穩物價,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加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加大價格監管力度,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新進展
2022年我國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成效新突破。金賢東介紹,圍繞培育高質量市場主體,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和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圍繞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推進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圍繞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深入推動重點行業領域改革;圍繞發揮突破引領作用,推動改革試點取得更大成效,深圳綜改試點首批授權清單40條改革事項全部落地實施。
推進高水準開放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與15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餘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6562列、運送161.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9%和10%。《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新增條目數量達到歷年新高。重大外資專案工作專班推出的六批專案中,已有18個實現全部或部分投產。
金賢東表示,2023年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持續提升對外開放水準。
投資保持穩定增長 新基建發展勢頭良好
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羅國三介紹,2022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投資結構深度調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9.4%,再創年內新高;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快於全部投資4個百分點;社會民生領域投資快速增長;一大批重大專案開工建設,帶動新開工專案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新型基礎設施是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全社會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的重要基礎。金賢東說,近年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呈良好發展勢頭,已成為穩投資、惠民生、促發展的重要引擎。
資訊基礎網路加速完善,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礎網路完善工程啟動實施;融合基礎設施加速升級,一批5G融合應用專案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智慧交通、智慧醫院、智慧園區、智慧礦山等新的基礎設施形態加速湧現;創新基礎設施前瞻佈局,先進光源等6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專案批復立項,部署建設一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基礎設施。
金賢東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支持社會資本加大相關領域投入。春節前後將集中下達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重大專案建設,特別是將顯著加大對中西部偏遠地區資訊網絡建設投入,著力補齊短板弱項。(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