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閘口岸年内可虹膜識别通關

本報訊(記者 海軒)保安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玉英回複議員梁孫旭關于利用人面識别技術通關的書面質詢時表示,計劃首階段在關閘口岸部分通關自助通道裝設虹膜識别系統,有關工作在今年内開始逐步推進。治安警察局亦正研究與内地出入境管理部門合作在橫琴口岸出入境大廳預留的空間利用虹膜識别技術,但有關工作涉及内地的法律和政策,仍需要與内地相關部門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調。

 

此外,保安司司長黃少澤3月3日響應傳媒提問時表示,相關系統将于今年六月在關閘口岸試行,屆時會開設十條虹膜通關通道,若反應理想将擴大使用。

 

對于虹膜辨識安全性方面,黃少澤指出,近年愈來愈多國家地區引入虹膜辨識系統,方便市民旅客通關,而澳門使用的相關技術符合國際标準,不存在安全性問題,加上虹膜資料收集需得到市民同意,通關者仍可選擇指紋或人工通道通關。

 

對于電子身份通關的推進情況,張玉英引述身份證明局表示,爲方便澳門居民身份證持有人于線下無需出示居民身份證便可核實身份,計劃于今年發出确認持有人身份數據的電子标識,有關電子标識透過「一戶通」生成,适用于一般須出示居民身份證以證明持有人身份的場景,包括出入境通關時使用。

 

張玉英提出,爲配合手機「一戶通」綁定身份證通關措施的實行,治安警察局及保安部隊事務局正研究調整各口岸人工通道及自助通關系統的軟件及硬件,以待居民電子身份證政策實施後,能短期内對相關通關系統進行測試。另一方面,對于「合作查驗、一次放行」自助通關通道,由于内地相關法律規定出入境人士通關時應交驗本人的出入境證件,故本澳居民将來的電子身份證暫不能在有關通關設備使用。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