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身份通關争取年中實施

本報訊(記者 海軒)3月24日,行政會完成讨論修改“澳門居民身份證制度”法律草案,将送交立法會審議。法案建議包括可透過“一戶通”出示身份證電子标識(俗稱“電子身份”),及修改身份證卡面數據等。行政會發言人、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立法會通過法案後,争取今年中實現“一戶通”電子身份通關,年底推出新一代智能身份證;他強調電子身份與實體身份證是并軌而行,并非取代。

 

張永春表示,目前的智能身份證自2013年起推出至今已近10年,有需要适時更換智能身份證系統的軟硬件設備,并對智能身份證的加密技術及防僞特征進行更新,以提高其安全性及防僞功能,同時優化身份證的卡面設計。此外,爲配合政府電子政務發展,特區政府将推出身份證的電子标識系統,方便居民辦理事務時無須出示實體身份證。

 

身份證明局長周偉迎表示,電子身份基本是一種線下輔助方式,不會取代實體身份證,居民可選擇使用與否。初步計劃在公共部門的接待櫃台、關閘等傳統兩門閘機的關口先行應用,未來亦可能用在醫療券、查證等。居民倘選擇使用,須先在“一戶通”産生電子身份。一般人可以通過面容識别綁定手機“一戶通”,雙胞胎或多胞胎則可通過全澳八十多部自助服務機确認指紋綁定。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