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專家共聚橫琴  探討再生醫學前沿進展

 

本網訊(記者 大林)在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成立10週年之際,該院與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舉辦為期兩天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再生醫學國際會議”,作為慶典活動之一。會議吸引200多名來自美國、新加坡、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著名學者、生物醫學專家、業界人士、科研人員及學生參與,共同探討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的理論和技術創新及未來展望。

 

澳大副校長葛偉致辭時表示,大灣區是醫藥產業開放發展的重要高地,配合國家的大灣區發展戰略,研討會為大灣區、國內其他地區以及海外專家學者提供一個展示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領域的平台,讓參會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共同聚焦再生醫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期待在未來能進一步驅動基礎理論的突破和關鍵技術的創新,密切研究合作,造福國家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研討會共有四個大會主旨講座及21個分論壇學術報告,由多位海內外專家就胚胎發育、幹細胞生物學、再生醫學、生物工程等多個領域的前沿進展於線上線下展開深入討論。在主旨演講中,世界著名科學家、國際幹細胞研究協會主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兼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林海帆揭示了生殖細胞基因調控的新世界,展望了未來Piwi-piRNA領域的研究方向。西湖大學教授裴端卿則介紹了核染色質重塑和修復複合體(NuRD)對基因調節和細胞重編程的重要性。同濟大學特聘教授高紹榮分享早期胚胎發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調控機制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胡寶洋則分享利用幹細胞研發藥物的新進展。

 

此外,分論壇的報告也非常豐富精彩,就幹細胞與再生治療、動物疾病模型與譜系發育、表觀遺傳學與幹細胞命運和生物工程與細胞治療四大主題,介紹了國內外的前沿進展並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另外,研討會一共收錄40多份優秀出色的牆報,大會評獎委員會對所有作品作出專業選評後甄選出多個獎項。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