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瑜:促請優化小班制政策


本報訊 (記者 大林)本澳出生率連年下跌,生源減少導致部分幼稚園出現收生困難,面臨“殺校”危機,促請優化小班制政策,穩定教學團隊。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低出生率是近年全球面對的議題,學校的收生情況不能避免受到影響。小班制的區間調節機制可助學校應對適齡學童人口的變化,發揮足夠的彈性優勢,穩定學校班級規模。本屆政府預見未來出生率變化對非高等教育學額及學校規模的影響,於2021年起,推動幼一、小一、初一及高一四個年級向小班制人數上限靠近,避免持續擴班導致學校班級規模和教師隊伍過度擴張,亦避免近年出生率下降時,出現超額教師的情況。以2021/2022學年及2022/2023為例,兩學年約5,500人入讀幼一,均約195班;預計2023/2024學年,入讀幼一人數將減少約500人,透過小班制調節基本維持相若的規模。

 

歐陽瑜表示,根據數據預料,學生數量至明年(2024)會達最高峰,預料2024/2025學年有8.8萬名學生,至2030年有約8.1萬人,因此 2025/2026學年會要求每班收生人數減少,否則“小校”或辦學不具特色的學校將收不到學生。

 

她引述2023/2024學年幼一招生的初步資料指,大部份學校能維持去年整體班級規模,只有個別學校因出生率或家長考慮辦學質素等原因影響到收生人數下降。特區政府未來將一如既往發揮小班制的優勢,同時透過各項政策措施,推動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為家長及學生帶來多元化的報讀選擇。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