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桂英)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大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度跌破7後,中國人民銀行一度向市場喊話,要遏制投機炒作,抑制匯率大起大落。但之後人行並未繼續出招,人民幣延續調整,人行為何只說不做?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5月外匯收支數據,可以分析出人行當前的匯率政策邏輯。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多次圍繞7比1上下波動。從中間價看,2019年8月初,因為中美經貿談判陷入僵局,人民幣於2015年8月11日匯改以來首度跌破7。2019年12月底,因傳聞中美即將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定,人民幣重新升破7。2020年2月中旬,因新冠疫情暴發、經濟停擺,人民幣二度跌破7。2020年7月中旬,因國內疫情防控有效,經濟率先復甦,人民幣二度升破7。2022年9月中旬,因為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經濟復甦受阻,人民幣三度跌破7。2022年12月初,因防疫政策優化、房地產監管調整,經濟復甦前景改善,人民幣三度升破7。今年5月中旬以來,因復甦預期只是部分兌現,人民幣四度跌破7。
人行5月19日發布新聞稿,強調將加強監督管理和監測分析,強化預期引導,必要時對順週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遏制投機炒作。同時,督促自律機制成員單位要自覺維護外匯市場的基本穩定,堅決抑制匯率大起大落。當日,境內外人民幣匯率交易價較日內低點拉升了幾分錢。然而,之後只見樓梯響未見人下來,境內收盤價於5月31日跌破7.10,6月13日跌破7.15,交易價於6月15日盤間一度跌破7.18比1。
管濤分析,這並非人行失信於外匯市場。去年10月份,IMF曾經建議各國保持匯率政策靈活性,日常對於匯率漲跌善意地忽視,只有當匯率漲跌影響到國內物價和金融穩定時,人行才應該出手干預。實際上,在前述新聞稿的前半段,人民銀行明確指出,中國外匯市場廣度和深度日益拓展,擁有自主平衡的能力,人民幣匯率也有糾偏力量和機制,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市場過於關注後半段的示警,而忽視了前半段的內容。
管濤表示,人民幣匯率改革,機制比水平更重要。一般人看人民幣破7,是人民幣的升貶值,而業內人士看到的是人民幣打開了可上可下的彈性空間,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提高。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低(升值)買高(貶值)賣、高拋低吸,即升值的時候買外匯的多賣外匯的少,貶值的時候賣外匯的多買外匯的少。如果人民幣越跌,市場越搶購和囤積外匯,那是外匯市場失靈。
事實上,4月18日發布第1季經濟數據後,人民幣匯率已開始震盪下跌。5月份,收匯結匯率單月上升1.1個百分點,大於付匯購匯率增幅0.6個百分點,結售匯順差217億美元,顯示企業總體延續逢高結匯的操作,這或許是監管部門只說不做的重要考量,因為在外匯市場運行平穩的情況下,出重拳或會造成不必要的市場混亂。6月初至16日,銀行間市場日均成交較5月日均成交下降4.1%,表明在人民幣弱勢調整行情中,市場主體趨於謹慎。這也是監管部門保持淡定的底氣所在。
這是不是意味著人民幣匯率會一路跌下去呢?管濤不以為然,他認為,匯率槓桿調節作用正常發揮,有助於及時釋放升貶值壓力,避免升貶值預期積累,這意味著匯率預期將是收斂而非發散的,6月13日降利率以來到6月16日,在各種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傳聞的助推下,滬深300指數反彈3.1%,陸股通累計淨買入人民幣173億元。
當然,穩預期不但要說還要做。當市場出現較為嚴重的順週期、羊群效應時,監管部門要通過對日度高頻資料的監測分析,能夠及時、針對性地出手。至於監管部門會使用哪些工具,正如人行前行長周小川所說,外匯市場溝通要區分不同的物件,對於投機者不必暴露人行所有底牌。
與其去猜測是否存在所謂的匯率新週期,不如積極適應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
資料來源: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