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花樣繁多 遭生態環境部門嚴懲曝光

添加藥劑 調換水樣 旁路排放 篡改數據

  

核心閱讀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持續組織打擊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行為。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檢查,多措並舉、持續發力,健全監管機制、實施智能查重、強化靶向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推動行刑銜接,查處了多起涉嫌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的案件。

 

在總排口處添加藥劑,大幅降低COD自動監測數值;

 

採用調配合格的水樣裝入水瓶代替實際水樣進行檢測,篡改COD、氨氮等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

 

在排氣管道上形成旁路,旁路廢氣繞過自動監測設施直接排放;

 

修改工控機上的二氧化硫函數公式,造成生態環境部門監控中心接收的數據無法反映企業真實排放情況;

 

人為修改污水總排口安裝的氨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修正值,將車間排口的水質自動監測設備水樣管插入到裝有經自來水稀釋後的車間排水的塑膠水瓶內;

 

緊盯廢氣自動監測數據,出現分鐘超標數據後第一時間修改分析儀量程上限……

 

這些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手法,是生態環境部近日公佈的一批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中所呈現出來的。

 

據瞭解,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持續組織打擊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行為,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和專項檢查,多措並舉、持續發力,健全監管機制、實施智能查重、強化靶向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推動行刑銜接,查處了多起涉嫌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的案件,體現了生態環境部門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依法嚴懲絕不姑息的決心。

 

斬斷作假藥劑銷售鏈

 

事出反常必有妖。

 

自今年3月份以來,天津市騰達基業地毯有限公司廢水總排口化學需氧量(COD)的自動監測數據一直在10mg/L左右浮動,不符合印染行業的廢水排放特徵,存在造假嫌疑。

 

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執法人員通過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開展非現場執法時發現了這一點,便對該單位進行現場突擊檢查。

 

果不其然。現場檢查發現,該單位總排口COD自動監測數據上升至100mg/L左右,與平時的數據反差極大。執法人員通過全面排查該單位的自動監控設施,未發現設施有異常情況,在排除採樣環節稀釋樣品、分析環節修改參數等常見的造假可能後,執法人員現場對該單位使用的藥劑進行逐一排查,發現部分藥劑未標明成分,十分可疑。

 

經進一步調查,該單位操作人員最終承認,平時為防止COD自動監測數據超標,在總排口處添加了“COD去除劑”,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未敢添加,導致自動監測數據反彈至真實水準。該操作人員隨後現場演示了添加藥劑的過程,在此期間COD自動監測數值由101mg/L降為9.3mg/L。經專業機構鑒定,該藥劑為濃度超過99%的氯酸鈉,生態環境部門將此案件資訊通報公安機關後,公安機關立即對“COD去除劑”銷售鏈上下游開展追查,已鎖定上游賣家2家。

 

目前該案已被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已立案,並刑事拘留3人。

 

“我們充分運用自動監控大數據平臺開展非現場執法,及時發掘問題線索並進行分析研判,最終通過現場突擊檢查鎖定證據,全面突出了‘技防+人防’的手段優勢,進一步提升了精准發現問題能力,優化了執法效能。”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有關負責人說。此外,生態環境部門與公安機關加強聯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為打擊此類作案方式隱蔽的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圓形水漬現作假痕跡

 

在本次公佈的另一起典型案例中,也是異常情況引發了執法部門注意後,執法部門以非現場執法和現場突擊檢查形成合力,及時固定有效證據,鎖住“七寸”,最終使污水廠顯現原形,嚴厲打擊了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老許(總經理)打電話了,讓測實數,把瓶撤了……”

 

這是今年2月24日,調查組在遼寧省朝陽市淩源遠達水務有限公司調取到的一段通話記錄。

 

原來,2月22日,朝陽市河流國考斷面大淩河西支入河口水質自動站突發超標報警,高錳酸鹽、氨氮等污染物指數呈陡升趨勢,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部門迅速成立調查組開展溯源工作。經分析研判,該國考斷面上游的淩源遠達水務有限公司氨氮自動監測數據呈現“特徵性”降低走勢,具有重大自動監測數據造假嫌疑。

 

2月24日,調查組對該公司開展現場檢查,經檢查自動監測設備,發現從2月23日21:00左右起,氨氮自動監測濃度數據由達標急速變化至超標,疑似人為調整自動監測設備運行狀態,且氨氮自動監測設備後方採樣管線附近存在一處“圓形水漬”,疑似長時間放置“水瓶”所致。

 

經查實,該公司因擔心出水超標,採用調配合格的水樣裝入水瓶代替實際水樣進行檢測,篡改COD、氨氮等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並通過超越管線將泥水混合物通過污水排放口排入河道長達40分鐘,最終導致下游國考斷面水質超標報警。

 

還有私設旁路,逃避自動監控設施監控的。在湖北省宜昌市生態環境局查處的一起案件中,湖北帝緣陶瓷有限公司將原本在生態環境部門管理要求下已經切斷的旁路管線重新封包恢復使用,並非法設置三通閘閥,在瓦線生產線乾燥及燒成工段的窯爐排氣管道上形成旁路,旁路盲板處於開啟狀態,通往脫硫塔的盲板處於關閉狀態,旁路廢氣繞過自動監測設施直接排放至廠房頂部外環境。設置旁路後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未經處理,繞過自動監控設施監控,排放濃度差異大,監測數據失真,涉嫌通過“旁路排放,逃避自動監控設施”篡改監測數據。

 

還有緊盯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河北省保定溫恒熱力有限公司就被發現,專門指派工作人員緊盯供暖鍋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廢氣自動監測數據,出現分鐘超標數據後第一時間修改分析儀量程上限,通過人為干擾自動監測設備方式,將小時自動監測數據控制在排放標準限值內,實現“達標排放”。

 

查實難證據固定也難

 

環境監測數據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環境管理的頂樑柱。

 

近年來,部分企業監測數據造假行為花樣繁多。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此前曾點了一些數據造假的案例。

 

有的拔掉或者遮擋採樣探頭,有的以自來水或好水充當採樣水體,有的修改了儀器參數甚至內置計算公式,有的植入駭客程式遠程遙控篡改監測數據,有的編造虛假數據台賬等。

 

“這些造假可謂是五花八門,且有的專業化程度極高,查處難度極大。”黃潤秋表示,“這些行為性質惡劣,影響極壞,突破底線,觸犯刑法,必須嚴肅查處,堅決打擊,絕不放過。”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數據造假問題線索難以及時發現,違法證據難固定,涉刑案件難認定,是困擾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的三重困境。比如,從技術層面上講,為長期保持監測數據不失准,自動監測設備預留了多種對結果糾偏的修正方法,這些方法易被惡意利用。而市場有上千種自動監測設備,監測現場也存在差異,執法人員的知識背景和專業領域差異較大,難以準確查實並固定造假證據。

 

“我們剛剛熟悉散射式粉塵儀,市場上又有了抽取式粉塵儀,自動監測設備就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快,執法人員也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學習、總結經驗。執法痛點在於,他們稍微動一下,但對於執法人員來說,可能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偵查,這給執法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四川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支隊長李濤舉例說。

 

從生態環境部本次公佈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出,生態環境部門面對困境正在不斷摸索和積累好的經驗與做法。例如,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總結的經驗之一是,對生態環境執法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執法人員強化研究學習,精准摸排線索,按程式做好調查取證,是案件查處的堅實基礎;宜昌市生態環境局總結的經驗之一是,充分發揮自動監控“哨兵”和無人機“千里眼”作用,通過自動監控平臺巡查的線索,借助無人機非現場監管手段予以進一步核實,努力構建“智慧線上+精准線下”執法格局。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趙群英表示,“對這種造假行為要保持高壓態勢,露頭就打,我們也要提高自身的執法能力。我們判斷一個企業是不是達標,不是只看你的線上數據正常就達標,而要綜合判斷,包括你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你的用電、你的治汙藥品使用等來綜合判斷,這樣就使得企業不能夠造假了。”(張維)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