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舉行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佈會現場。新華社記者顧天成 攝
食品安全與營養關係著每個人、每個家庭的身體健康。怎樣讓人民群眾吃得更安全?家庭常見食源性疾病如何預防?怎樣完善我國居民膳食結構?
國家衛生健康委24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我國在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促進居民平衡飲食等方面的工作情況。
“最嚴謹的標準”守護百姓吃得安全
“‘最嚴謹的標準’是我國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的重要內容。”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田建新介紹,我國目前已制定發佈共156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涉及2.3萬餘項安全指標,涵蓋我國居民消費的所有30大類340個小類食品,覆蓋了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到最終產品的全過程,覆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
田建新表示,為提升監管效能,我國部分新修訂標準強化了食品生產的過程管理。比如新修訂的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規範,對生產過程中的原料使用、殺菌效果評估、微生物控制和可能致敏物質管控要求更加明確和強化,推動企業在生產時採取更系統、更嚴格的措施。
同時,我國正開展食品數字標籤試點工作。據介紹,數字標籤是指給食品包裝印上二維碼,通過手機掃一掃,更清楚地以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顯示食品資訊內容。既方便低視力人群或老年人閱讀,又充分展示食品資訊。目前已有包括肉製品、方便食品等10類食品20多家企業參與試點。
常見食源性疾病這樣預防
“食源性疾病也叫食物中毒。2010年至2022年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發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超2萬起,占事件總數的50%。”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表示,食源性疾病事件很多都發生在家庭,其中排第一位的主要是采食毒蘑菇中毒,需要特別關注。
專家介紹,毒蘑菇靠肉眼是很難分辨的,民間流傳的辨別方法,許多並不靠譜。毒蘑菇中毒症狀較為兇險,死亡率較高,預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沙門氏菌和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也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主要原因是在家庭烹調過程中,生熟不分、生熟交叉污染或食材儲存不當所造成的。
李寧表示,在家庭預防這類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最好的做法是嚴格做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即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安全儲存、確保食材來源安全。
促進國民飲食結構更合理健康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公眾越來越關心飲食營養健康。加強針對性科普宣傳,引導公眾主動調整飲食習慣;針對不同人群及其健康需求,研發營養素密度更高的食物;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提倡“公勺公筷”和分餐制……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推進一系列舉措,促進居民飲食結構更加合理、健康。
近年來,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得到比較明顯改善,但也出現了烹調用油等食物攝入量偏多,奶類及其製品、新鮮蔬菜水果攝入量不足等膳食結構不合理情況。專家建議,“一老一小”和全社會都要培養良好的飲食行為。
“兒童青少年肥胖問題已成為威脅我國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當前,我國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且呈快速上升趨勢。兒童青少年要合理膳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運動,保持吃動平衡。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增齡伴隨的營養健康問題也有所凸顯。專家表示,家庭或養老機構要給老年人提供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要著重關注老年人蛋白質、新鮮蔬菜的攝入,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新鮮水果。
當前,全國多地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部分群眾對調節飲食、防控疾病十分關心。對此,丁鋼強提醒,在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的同時,也要更加關注營養。建議食物多樣、合理搭配,補充蛋白質,適量攝入全穀物、豆製品,保證足量飲水和清淡飲食。生病期間如出現乾咳少痰、咽幹、盜汗等不適症狀,可選擇食用百合銀耳羹、山藥杏仁粥等。(顧天成、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