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停火結束 衝突或呈現打打停停局面

11月29日淩晨,獲釋的第五批被扣押人員搭乘直升機抵達以色列拉馬特甘的一所醫院。以色列軍方11月28日宣佈,已接收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釋放的第五批共12名被扣押人員。巴勒斯坦電視臺同日報導說,以色列當晚釋放了30名被關押的巴勒斯坦人。新華社/基尼圖片社

 

經過7天的臨時停火,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121日在加沙地帶重新交火。分析人士認為,雙方有關交換被扣押人員的談判進入深水區,難以很快達成妥協,需要通過軍事行動向對方施壓。但談判目前仍是雙方的首選,衝突未來可能呈現邊打邊談、打打停停的局面。

 

停火未能再延長

 

以色列和哈馬斯於當地時間1124日上午7時開始為期4天的臨時停火,此後雙方在1127日和30日分別將停火期限延長2天和1天。當地時間121日上午7時是第二次延長後的臨時停火最後期限。

 

12月1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們查看以軍空襲後的廢墟。新華社發(裏澤克·阿蔔杜勒賈瓦德攝)


以色列國防軍隨即宣佈已恢復在加沙地帶的作戰,以軍戰機正在打擊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目標。以軍指責哈馬斯破壞臨時停火協議,稱以色列領土遭到多枚自加沙地帶發射的火箭彈襲擊。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稱,隨著作戰恢復,以政府致力於實現“解救人質、消滅哈馬斯、確保加沙永不對以色列居民構成威脅”的目標。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以軍已對加沙地帶北部、中部和南部多個地區發動空襲,並與巴方武裝人員在加沙城等地發生激烈衝突。據巴勒斯坦電視臺報導,空襲已導致至少32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另有數十人受傷。

 

談判進入深水區

 

此前的臨時停火,是哈馬斯以釋放部分被扣押的以色列人為條件,換取以方釋放部分在押的巴勒斯坦人並暫停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根據雙方約定,哈馬斯每釋放10名以色列被扣押者,可以換取以方延長一天停火。但這是針對平民,隨著哈馬斯可以釋放的被扣押平民越來越少,交換扣押的以方軍人必然會被提上日程,哈馬斯也會提出更高要價。

 

2011年,以色列為換回被俘的以軍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就釋放了1027名關押的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不少哈馬斯的重要人物。

 

更高的要價也意味著談判進入深水區。據巴勒斯坦媒體1129日報道,哈馬斯在談判中提出,若想換回被扣押的以軍士兵,以色列必須承諾長期停火、解除對加沙地帶的封鎖、釋放所有在押的8500多名巴勒斯坦人,以方當天對此予以拒絕。

 

此外,以軍估計其近期軍事行動打死哈馬斯武裝人員約5000多人,而哈馬斯總共有約2.5萬名武裝人員。顯然,以方遠未實現“消滅哈馬斯”的軍事目標。由於擔心停火太久會給哈馬斯喘息之機,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曾明確表示只能接受最長10天的臨時停火。

 

未來或打打停停

 

分析人士認為,衝突再起並不意味著以色列和哈馬斯停止了接觸,談判仍是一段時間內雙方的首選。

 

首先,雙方都有停火需求。從以色列方面看,還有許多被扣押者尚未獲釋。此前以方的軍事行動未能救出被扣押者,反而是通過談判和臨時停火實現了部分被扣押者的獲釋。家屬們要求繼續解救被扣押者,以政府在國內面臨的延長停火的政治壓力較大。從哈馬斯方面看,以方軍事打擊和封鎖不僅破壞軍事設施,令哈馬斯缺乏補給,還導致加沙大量平民傷亡和流離失所。哈馬斯也迫切希望與以方停火獲得休整和補給的機會,緩解加沙民眾的艱難處境。

 

其次,國際社會仍在努力勸和促談。自衝突爆發以來,以軍軍事行動導致加沙人道狀況不斷惡化,停火止戰已成為國際社會主流聲音,多國都在積極斡旋。多家外媒報導,恢復加沙停火的努力正在進行中。英國廣播公司援引匿名巴勒斯坦消息人士的話說,談判正在通過調解人進行。

 

再次,以色列的主要支持者美國開始減弱對以的支持。美國此前因過於偏袒以色列而飽受國際社會批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日前發佈的民調顯示,56%的選民不支持拜登政府應對本輪巴以衝突的方式。迫於國內外壓力,美國開始對以色列加以約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130日到訪以色列與內塔尼亞胡會談時表示,美方反對造成平民大規模傷亡,要求以方在今後的軍事行動中更為“精准”。巴勒斯坦聖城大學教授艾哈邁德·拉菲克·阿瓦德指出,以色列政府不僅面臨來自國內民眾和國際上的壓力,西方對以色列的支持也在減弱。

 

鑒於此,分析人士認為,今後談判將會繼續,雙方在無法談攏的情況下,會通過軍事行動向對方施壓。一旦一方有所讓步,軍事行動就可能暫停。因此,下階段巴以衝突可能呈現出打打停停的局面。

 

儘管雙方短期內會尋求談判,但從以色列國內來看,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停火止戰並不容易。目前以色列執政聯盟中的極右翼政黨堅持通過軍事行動徹底消滅哈馬斯,民間類似的呼聲也較強,如果以方中止軍事行動或降低行動強度導致戰事延長而無法實現目標,很可能引發這部分民眾不滿和極右翼政黨退出執政聯盟,進而導致政府垮臺。從長期來看,未來以色列不論誰執政都將面臨“應對哈馬斯威脅”這個首要任務。(呂迎旭 張天朗 柳偉建)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