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陸纜穿海工程在浙江舟山成功敷設


本報訊 1月4日,一條10千伏陸上電纜從浙江舟山北部海域海床以下7米深的預置通道穿出,標誌著國內首個陸纜穿海工程在浙江舟山成功敷設。  

 

工人在陸纜穿海工程現場施工。(張帆 攝)

 

據瞭解,目前國內島際間的能源供應主要依靠海底電纜進行輸送,然而沿海海域航道密集,來往船隻繁忙,船隻拋錨時容易損傷海纜。相較於海底電纜,陸上電纜管道埋深遠大於拋錨深度,無錨損等外力破壞風險,且成本更低、對施工環境要求更低,施工難度更小,前期審批更快,更適用於短距離海島間的能源輸送。  

 

“國蛟一號”舟山陸纜穿海工程設計方負責人李震介紹,該工程創新探索陸上電纜穿越海底的能源輸送模式,利用定向鑽深埋技術在海床7米以下打通一條“海底隧道”,將10千伏的陸上電纜從舟山本島穿至上園山島,全長1公里。  

 

為攻克陸纜穿海實施難題,國網舟山供電公司在施工前期開展了多項摸底測試,提前對電纜敷設全過程受力情況進行仿真計算,反復優化設計方案,首次採用鋼絲繩牽引的方式為電纜安裝“外骨骼”,並採用管道潤滑材料降低摩擦係數,確保拖拽過程中電纜無損。  

 

下一步,陸纜穿海能源輸送新形式將以“下跳棋”的方式在舟山佈局,大範圍應用於間距2公里以內的中短距離海島之間。而隨著施工技術與經驗的持續提升,遠景將實現中長距離的島際聯網,形成島島“陸纜互聯”能源供應新格局。 (黃筱)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