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桂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月一日起起封關運行,經濟財政司司長、深合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宣佈該項重要舉措正式實施,強調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建設橫琴深合區的初心,實施分線管理封關運行是深合區落實初心使命的關鍵舉措,表示分線管理封關運行順利實施。
深合區正式封關運行後,經橫琴口岸通關旅客依然不少,往深合區旅客魚貫而過。淩晨零時二十分,首位攜帶特定動植物產品並已申報白名單的本澳男子過關,經海關人員核查後順利通關。
李偉農率深合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符永革、蘇昆、吳子健等,2月29日晚十一時半抵達深合區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臺運營指揮中心接受傳媒採訪,透過實況視頻先後查看各通道節點的運作情況,並參加深合區封關運行啟動現場指揮調度會,與現場工作人員倒數,於零時宣佈深合區正式封關運行。海關總署副署長孫玉寧、廣東省副省長張少康、澳門海關關長黃文忠等出席封關運行啟動調度會。

李偉農受訪表示,深合區分線管理政策是深合區實施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的重大探索,將有力推動澳琴物流、人流、資金流、資訊流更加高效便捷流動,讓在深合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澳門居民,感受到更加趨同澳門的生活環境,為澳門新產業新業態營造寶貴的發展新空間。
封關運行後,深合區實現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根據分線管理政策免(保)稅貨物範圍不再限定為“用途與生產有關”,進一步擴大享受免稅、保稅政策的主體和貨物範圍,保稅貨物還可在區內經營保稅業務的企業間自由流轉,將便利澳門特區與深合區之間的貨物流動,推動澳琴經貿往來。
含進口料件的加工增值百分之三十及以上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可免征進口關稅,直接利好科技研發、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和製造業經營主體。符合條件的澳門居民根據政策每天可攜帶總量不超過五公斤的動植物產品進入深合區,這些國家首創措施,將直接利好澳琴一體化發展。
李偉農強調,政策順利實施僅是開始,更重要是用好用足政策,讓廣大企業和澳琴居民切實感受到政策利好。國家分線管理的政策前期已經全部落地,深合區制訂出臺配套的一系列措施,智能口岸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行,“二線”通道有序完成綜合壓力測試,分線管理封關運行順利實施。
深合區法律事務局提醒居民,若過關時被海關抽查,須主動出示已作登記的頁面,以縮短查驗時間。
另外,三月一日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封關運作,出島的公車輛在進入「二線」通道時被抽檢,須接受查驗後方可出島,隨車乘客須下車經出島大廳到「大橋二線通道北」站換乘出島。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就「二線」通道公車輛出島方式發出通告,通告內容指出,在綜合測試評估後,暫緩執行常規公車輛出島時,所有乘客要下車步行到出島大廳的規定。而在深合區封關運行後,常規公車輛經琴海東路進入「二線」通道,未被抽檢的話可直接出島;若被抽檢,乘客就攜帶行李物品步行經出島大廳再乘車出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