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海軒)始建於1874年的仁伯爵綜合醫院(俗稱山頂醫院),今年正式踏入150周年,醫院目前設有29個專科和24個亞專科,除提供專科門診、急診和住院醫療服務外,還提供日間醫院、血液透析和專科外展醫療等服務。據衛生局公佈,去年醫院專科門診、急診及住院服務量達80.5萬人次。專科初診輪候平均時間在今年首季縮短至3.4周,較疫情前的 2019年下降接近四成。
仁伯爵綜合醫院在1874年始建於澳門,經多次改建及擴展後,逐漸成為澳門專科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為具備1,000床以上的現代化公立醫院,並向澳門居民提供各項醫療服務。
回歸以來,衛生局以保障居民健康為首要任務,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優化各項醫療服務。秉持“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宗旨,透過制定健康政策、創設健康環境和促進個人健康行為,以達致構建“健康澳門”的目標。作為澳門衛生局轄下的公共醫療服務機構,仁伯爵綜合醫院致力為本澳居民提供全生命週期的醫療及護理服務,同時就特定群體的需要提供專項醫療服務。通過資源合理調配,充分發揮專科醫療的專業優勢,為患有重症、併發症、多重合併症及疑難疾病的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診療服務,提升專科服務品質,縮短輪候時間。醫院歷年來不斷優化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調整醫療資源,提供切合本澳居民需求的專科醫療服務。
門診輪候時間較疫情前下降四成
衛生局表示,局方致力優化各項醫療服務,通過落實仁伯爵綜合醫院與衛生中心分級診療,訂立臨床指引和轉診標準,設立電子轉診監測系統,按需求增加專科初診名額,成功縮短專科初診輪候時間,今年第一季平均時間為3.4周,較疫情前的 2019年下降接近四成。急診方面,進行即時監測就診人數、等候時間和留觀人數等,建立分級分流診治制度和三級預警機制,及時調動醫院各專科和衛生中心人力資源作出支援,讓成人急診全天平均等候時間維持在1小時左右,等候時間超過2小時的比例也從過往超過兩成,降低到現時約一成。
設重大疾病緊急救治綠色通道
此外,仁伯爵綜合醫院持續強化院前醫療急救與院內急診的無縫銜接機制,優化急診就診及綠色通道流程,完善重大疾病患者,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多發性創傷、心臟驟停等急診重症患者的多學科協作救治機制,提升病患救治效果。醫院已構建了心肌梗塞、腦卒中、嚴重創傷和心肺複甦等緊急醫療服務的綠色通道和指標體系,並建立有效的品質監測和評估體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復機會。目前,重大疾病救治的各項指標包括反應時間、初次接觸時間、到院至用藥時間和溶栓率等,均已達至先進國家的水準,各項流程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品質正不斷提升。
仁伯爵綜合醫院於2016年成立中風小組,建立急性腦中風綠色通道並制訂相關工作指引、工作流程、人員培訓、績效評估等。自啟用以來,24小時提供靜脈溶栓及取栓手術治療服務。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接受血管再通治療率從2016的2%升至20%,治療成功率也從2016年的20%升至60%以上。每年通過急性中風綠色通道得到治療的人次從2016年不到30例,上升至今每年超過200例。為提升重症患者治療效果,醫院於2023年設立神經內外科病房,為神經科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溶栓或取栓術後、神經外科術後、癲癇持續狀態等患者提供神經重症監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