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今年9月發佈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醫療保障是美國選民第二大關注議題,僅次於經濟。然而,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卻鮮少觸及這一議題。大選之下,“選票至上”的政客們無力解決民眾關切,醫療保障成了兩黨都不敢深談的“民生熱點”。
“看病貴”難承受
美國《紐約時報》曾報導,在美國,住院病人在醫院平均開支超過4000美元,相當於其他發達國家住院費的5倍以上。最貴的醫院每天收費超過1.25萬美元。“許多醫院的急診室都是營利中心,這就是為什麼最簡單、最古老的手術——傷口縫合——會產生1500美元以上的帳單。”
根據美國凱澤家庭基金會和彼得森醫療保健中心聯合開展的健康系統追蹤專案,估計有2000萬美國成年人背負醫療債務,債務總額達到2200億美元;約1400萬美國人的個人醫療債務超過1000美元;約300萬美國人的個人醫療債務超過10000美元。今年9月,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與非營利醫療費用研究機構“西區健康”聯合發佈的一份民調結果顯示,美國人嚴重擔心他們是否有能力負擔所需的醫療保健費用,67%的美國人非常或一定程度上擔心重大健康事件可能導致醫療債務。
英聯邦基金會今年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美國在醫療保健上的支出比其他任何高收入國家都多,但相比其他9個高收入國家,美國醫療系統的總體表現最差。美國人壽命最短,本可以避免死亡的人數也最多;美國在行政效率方面排名倒數第二,美國醫生和患者更有可能舉報與保險審批和收費有關的問題。就美國醫療保險使用效率過低的事實,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執行董事喬治·本傑明說:“我們花的錢比任何國家都要多,卻得到了一個最糟糕的結果。”
這是2023年12月2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街頭拍攝的無家可歸者。新華社發(李建國攝)
候選人“冷處理”
美國媒體發現,在此次美國總統選舉中,醫療議題遠未得到應有重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裏斯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競選演講或電視廣告中都只是簡要提及醫療保健,兩位候選人的網站上甚至沒有整頁介紹他們對占美國經濟六分之一的醫療保健行業的計畫。今年9月美國總統競選電視辯論中,主持人提出《平價醫療法案》議題時,兩位候選人幾乎沒有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美國凱澤家庭基金會執行副總裁拉裏·萊維特說:“這可能是幾十年來第一次醫療改革沒有成為核心議題的選舉。”
近些年來,奧巴馬、特朗普、拜登三任美國政府及歷屆國會圍繞俗稱“奧巴馬醫改”的《平價醫療法案》展開博弈。《紐約時報》認為,特朗普和哈裏斯都從自己政治生涯受挫的經歷中認識到,提出關於醫療的重大改革議題可能會流失一些選民的支持。特朗普2017年廢除“奧巴馬醫改”的嘗試未能成功,且讓民主黨在2018年中期選舉中取得重大勝利。哈裏斯在2019年民主黨初選辯論時暗示支持廢除私營醫療保險,結果遭到多方強烈批評。
蓋洛普公司與“西區健康”的聯合民調發現,三分之二美國人認為,總統競選期間醫療保障議題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在醫療改革問題上,他們對兩位候選人都不信任。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主任邁克爾·坎農說:“共和黨人認為他們可以忽視醫保問題,他們做不到。民主黨人認為他們已經解決了醫保問題,其實並沒有。”
這是4月2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國會大廈。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醫改難”的背後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與公共事務教授保羅·斯塔爾認為,“醫改難”暴露了“美國體制惰性”。他在《美國醫療的社會變遷》一書中指出,全國性政策的重大改革在美國從來都不容易,聯邦政府架構中有很多節點可以否決變革,反對者只需要控制其中一個即可。一些美國左翼學者從資本主義制度頑疾的角度批判美國醫療體制,認為在當今美國,鼓勵資本擴張的新自由主義的影響遍佈各個領域,醫療衛生領域也逐漸引入注重效率、忽視公平的資本積累模式,金融壟斷資本開始參與瓜分美國醫療體系。
美國《社會醫學》雜誌創始人馬修·安德森指出,美國醫療行業把利潤放在第一位,醫療企業的資本積累越來越少地用於生產和服務,而更多依賴於由債務推動的投機活動。金融資本肆意進場導致諸多亂象:知名醫學專家成為私營公司的董事或合夥人,依靠職位便利大肆牟利;非營利性醫療組織在市場誘導下轉變為營利性公司以募集更多資本;醫院、管理性醫療組織和保險公司進行合併,成為難以動搖的複合體系。這些都體現了壟斷與金融化給醫療行業帶來的消極影響。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健康政策專家維森特·納瓦羅認為,美國社會的衛生保健狀況是該國現有權力關係的最好體現。儘管種族和性別歧視對美國醫療現狀具有重大影響,但更隱蔽、尖銳也最為殘酷和重要的權力永遠是階級權力。實際上,階層死亡率的差異才是美國最大的死亡率差異。“美國的醫療體系頑疾不是由於缺乏資金,而是政治層面的刻意為之,是以醫療衛生體系為載體向貧困階層發動剝削的制度性壓迫。”涉及到如此深層的結構性矛盾和來自資本的強大阻力,難怪兩黨候選人對這一民生熱點都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高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