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桂英)隨著“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實施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港澳與內地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愈加緊密。截至2022年9月,教育部已先後批准內地與港澳高校共同設立本科層次及以上合作辦學專案十九個,通過開展合作辦學,有力推動了港澳與內地高等教育的融合發展。
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表示,鑒於香港多所高校相繼落戶內地,且與內地高校呈現“雙向聯動”的發展態勢,期望當局交代對本澳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作何評估,對本澳高校透過合作辦學融入內地發展的相關計畫和措施。基於自身多元發展、橫琴合作區新興產業發展,以及建設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目標,與橫琴方面是否會利用橫琴空間推動合作區高等教育集聚發展。此外,面對“雙向聯動”趨勢帶來的強大競爭,結合內地人口及高校發展態勢的週期變化,本澳高等教育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他建議當局作為教育當局對此應有及早預判並作策略性應對,包括如何揚長避短,發揮自身最大優勢,確立錯位發展之路,以切合國家未來發展所需、精准引入海外高質素教育資源為導向,堅持打造優而精、精而強的“澳門+”創新機制和辦學模式,形成具有鮮明澳門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高校體系。
施家倫表示,從港澳高等教育現狀而言,香港高校數量多實力強,其進入內地起步更早,與內地開展合作辦學的動作更大,目前已有七家香港高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確立建校專案,透過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與交流,積極打造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地位。其中,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已成為深化粵港兩地教育合作的主流力量。
隨著中山大學香港高等研究院近日在香港科學園揭牌,作為內地高校在香港的首個綜合性研究機構,是國家高水準大學跨境辦學的新嘗試,加上此前深圳大學香港學院首屆新生正式在香港開學,以及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相繼在港設立研究學院,意味著內地高校開始進駐港澳初步形成“雙向聯動”趨勢。
相比之下,澳門高校辦學規模及總體實力與香港有較大距離。近年來,澳門高等教育實現了飛速發展,現有十所高等院校涵蓋綜合性大學與單科大學,辦學層次和聲譽持續提升,在人才培養方面逐漸展現明顯特色和優勢,對內地學生吸引力逐年增強。在跨境合作辦學方面,目前除澳門科技大學正在建設珠海分校外,澳門大學亦積極籌備建設橫琴新校園,標誌著本澳高等教育開始踏足內地。跨越了區域空間,藉助澳門獨特優勢,本澳高等教育既可立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集聚發展,又可透過與大灣區城市合作辦學,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有關意見認為,港澳與內地高等教育雙向發展將有助融合創新資源,推動粵港澳高校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的合作,未來十年是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機會。不過,大發展必然帶來大競爭,面對如此情勢,社會上對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態勢甚為關注。建議當局全面助力本澳高校利用橫琴空間推動合作區高等教育集聚發展,與內地高校形成“雙向聯動”的發展態勢,為國家培養更多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