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又貴又常用”的檢查檢驗專案價格將下調   

 

同一個檢查檢驗專案,不同省份價格相差幾倍;到醫院開幾個檢查,動輒上千元……這樣的經歷讓一些患者直呼“檢查檢驗太貴了!”  

 

為回應這一群眾關切問題,國家醫保局近日統一部署各省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規範治理,推動一些量大價高的檢查檢驗專案合理下調價格,減輕患者看病就醫負擔。  

 

國家醫保局官網截圖。

 

“又貴又常用”的檢查檢驗專案將被重點關注。  

 

目前,全國各省份普遍有2000多個檢查檢驗專案,部分專案價格在不同省份差異很大。  

 

“以血栓彈力圖試驗為例,有的地方360元/次,有的地方只要100元/次,相差好幾倍。”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檢驗試劑或設備的採購成本虛高,導致“一地區一價”“一方法一價”。  

 

此次醫保部門聚焦地區價格差異大、採購成本差異大、費用占比高的檢驗專案,選取血栓彈力圖試驗、糖化血紅蛋白測定、B型鈉尿肽測定和N端B型鈉尿肽前體測定4個檢驗專案開展第一批價格規範治理。  

 

給出價格“錨點”,助推合理降價。  

 

檢查檢驗專案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政府制定收費上限,具體價格水準由各省和有價格管理權限的地市醫保局制定。  

 

如何指導各地合理降價?  

 

國家醫保局根據集采降價情況,結合不同地區價格比較情況,分析檢驗專案的試劑、設備採購成本,統計各省份檢驗專案價格的中位數、眾數等具有代表性、指導性的水準,提供給各省份作為開展本地價格治理的參考“錨點”。  

 

“這樣既能覆蓋物耗成本,為回報檢驗人員的勞動付出留出空間,同時有利於促進地區間價格相對協同均衡。”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說。  

 

按照部署要求,現行價格高於預期目標價的,將直接下調至預期目標價附近,部分省份也可根據經濟發展狀況、人均收入水準、群眾支付能力等情況上下浮動確定實際執行的價格水準。  

 

目前,部分省份已率先執行,為患者減負。  

 

國家醫保局最新消息顯示,截至11月1日,全國31個省份均已發文下調專案價格,其中上海、江西、青海等省份已率先執行。初步測算,單個專案平均降價超40元,直接減輕了患者和醫保基金的負擔。  

 

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一段時期,國家醫保局將根據檢查設備、檢驗試劑採購成本下降情況,分批開展檢查檢驗價格規範治理。  

 

同時,對於降低檢查檢驗價格騰出的費用空間,將指導符合調價的省份按一定比例用於護理、門診、手術等專案價格的專項調整優化,也為支持滿足臨床急需的高水準真創新留出費用空間,讓更多新技術、新設備、新耗材加快進入臨床應用,讓醫療科技造福於民。(徐鵬航)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