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桂英)澳門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的大日子,加上冬至、聖誕及元旦等節日的臨近,特區政府將舉辦多項慶典活動及大型戶外表演,預料屆時將吸引大批旅客來澳參與,不少本澳居民亦會趁連續假期出遊,口岸及市面的流動人口大幅增加,影響社會安全的不確定因素亦隨之增多。為此,在保安司司長的領導下,多個保安範疇部門已開展各種行動及警力部署,以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網站“安全與您”欄目15日發表題為《警民同心保安全平安歡樂度節日》的文章指出,保安當局已提前做好應對慶典及大型活動的準備工作,將根據活動的規模、參與人數、對社區可能造成的風險等因素,按實際情況啟動跨部門聯合行動指揮中心,留意活動即時動態及社區整體狀況,及時作出警力調度。當治安警察局收到相關統籌單位通知舉辦演唱會或其他大型活動後,會對活動舉辦場地進行風險評估。活動當日,治安警察局根據現場人流情況,安排警力分流及疏導現場聚集的人群。
另外,為應對節假期人流高峰,治安警察局已提前對熱門旅遊景點及出入境口岸制定人潮管制方案,加強區域的交通管控、秩序維護和應急處理等工作,在綜合考慮市民便利和安全出行的前提下,適時調整人潮管控措施,有序指引人群前往附近地點以疏散人潮和車流。
防範各類電訊網路詐騙
鑒於以節假日活動和時下熱點話題為名目行騙是騙徒的慣用手段,如網購演唱會門票詐騙、訂餐詐騙、代購詐騙等騙案時有發生,為免因一時疏忽而墮入陷阱蒙受損失,警方提醒公眾應特別留意以下事項:
慎防藉節慶表演活動為名的網購門票詐騙,應避免從私人、非官方售票管道購票,勿以“先支付、後交收”的方式作私下交易;
隨著節假日社交和聚餐活動增多,近月接連發生網購海鮮及訂餐相關騙案,公眾需加倍警惕社交平臺上的同類專頁和貼文,儘量光顧設有實體店鋪及可信的商戶,切勿轉賬予陌生帳號,尤其未認證的境外電話;
如商戶接到自稱任何機構代表來電,要求協助向指定供貨商代訂特定商品,應先自行聯絡相關機構核實對方身份,尤其收到任何轉賬匯款截圖時,需小心求證有關款項是否已到賬,勿急於促成交易而疏於防範。
現時特區政府各部門根據指引已不會向公眾發送附帶連結的短訊,警方亦建議金融機構及各行各業儘量減少向客戶發送附有連結的手機短訊。若市民收到“積分到期”等釣魚短訊,應主動向相關機構查詢,切忌隨意點擊短訊中附帶之不明連結,以免個人、銀行帳戶或信用卡資料被盜用。
警惕假冒政府機關人員、“猜猜我是誰”等電話騙案,如有懷疑,可使用司法警察局“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或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 7777求助。
外遊保持警惕做好防盜
因應聖誕假期不少居民會外出遊玩,警方提醒居民出行前應做好家居防盜措施,切記鎖好門窗,避免於家中存放過多現金或貴重物品,而在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或參與大型慶祝活動時,須妥善保管財物,勿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同時亦呼籲大廈管理人員於節假日期間,留意陌生人的出入情況,加強大廈保安工作。
另一方面,目前本澳正值秋冬季節,風高物燥,市民使用電暖爐、電熱毯及燃氣爐具的頻率有所增加,消防局提醒廣大市民,日常需注意用電用火安全,嚴防火警事故發生。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表示,保安當局密切關注社會治安的發展趨勢,持續做好風險評估和情報分析工作,竭力防範及遏止各項安全威脅,避免不法分子伺機作案。然而,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需要社會各界及市民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只有市民的防罪意識和警覺性不斷提高,才能有效防止罪案發生,警民同心共保社會安全,讓市民和遊客在澳門度過歡樂喜慶的節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