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曉陽)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17日拜訪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就編制社會文化範疇本年度施政方針聽取意見和建議。
會長何雪卿歡迎柯嵐司長率領社會文化範疇的官員到訪並聽取該會對施政的意見。她表示,工聯會繼續發揮基層社團的作用,全力支持新一屆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助力政府提升治理效能,並與政府一起努力,使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理事長李從正表示,工聯期望能深化與社會文化司團隊的合作,持續優化民生福利專案,齊心合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工聯就社文範疇本年度的施政工作提出八點建議:一是培養更多本地社區醫療人才;二是優化長者服務,預防慢性病應對老齡社會;三是深入理解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指引,穩定本地教育發展及品質;四是增加心理健康輔導資源,加強公私營機構聯繫;五是落實家庭友善政策,優化托兒環境服務;六是深化文旅人才培養,推動經濟適度多元;七是關注居民健康,推廣健康生活模式;八是推動志願服務專業。工聯並向柯嵐提交了社會文化範疇的施政意見書。
工聯副會長林倫偉、張國然,副理事長梁孫旭、趙蘭瑛,工聯青年委員會主任程嘉雯、文化委員會副主任譚明光及工聯議員辦事處主任高岸峰等,分別就社區醫療、調升養老金、加強教師支援、公務員就診、鼓勵生育、文化活動及體育場地使用、托兒所服務人員薪酬、職業技術教育、科技教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等議題提出建議。
柯嵐表示會認真分析研究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提出的建議,作為編制本年度施政方針的參考。她表示,澳門回歸25年以來,政府在醫療方面投放了大量資源,現時在初級保健系統方面做得較好,習近平主席也在重要講話中提及澳門構建了涵蓋生命全週期、覆蓋生活各領域的民生保障體系,保持了社會長期和諧穩定。政府會繼續全面檢視目前的醫療服務,進行系統性研究,為中、長期發展鋪路。對於社會老齡化問題,她指出,體育和文化能促進身心健康,希望能為長者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和更多主題活動;對於民眾關心養老金的調升,團隊定會進行研究分析,優化保障制度。少子化雖是世界難題,但仍有工作空間,將綜合施策應對。教育方面,政府非常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希望與有條件的社會團體合作,設線上平臺與學生對話,增加青年與政府的良性互動。職業技術教育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十分重要,教育部門可與工聯攜手合作,做好職業技術教育轉型。柯嵐還就學校輔導員壓力、加強教師支援、托兒服務、體育場地、文化交流、智慧化校園建設等議題作出回應。
參與座談的還有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代主任梁詠嫻、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文化局局長梁惠敏、體育局局長張子軒、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藥物監督管理局局長蔡炳祥、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社會保障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代主席陳寶雲,以及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多名副會長、副理事長和副監事長等。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就編制2025年度施政方針聽取澳門中華總商會意見
又訊 (記者 黃玉)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17日繼續拜訪社團,上午與澳門中華總商會代表座談,就編制社會文化範疇本年度施政方針聽取意見和建議。
理事長馬志毅代表中總歡迎柯嵐一行到訪,並聽取該會的施政建議。他表示,上周夏寶龍主任在專題研討會上深刻解讀了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的核心要義與豐富內涵,柯嵐司長就此提出需認真把握以下四點:全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全力推動“兩個打造”、全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全力支持青年成長成才,中總贊同社會文化範疇的這些施政工作方向,也將給予支持和配合。
副會長廖澤雲、副理事長崔煜林、餘健楚、何佩芬、何富強、葉兆佳、常務理事餘升、盧德忠、理事孫振鴻等,分別就高教和科技革新、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發展演藝之都、青少年教育、籌辦全運會、藥房發牌制度、數字科技發展等議題提出意見。認為大健康產業在本澳“1+4”產業中具優勢,建議進一步完善中成藥註冊制度、加強品牌推廣,並放寬低風險產品的展銷限制。
柯嵐感謝中總積極提出施政建議,定會認真分析研究,作為編制社文範疇施政方針的參考。她表示,習主席指出“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社文範疇的相關工作明確了方向,今後將致力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引進、高校科研的融合發展,深信澳門是能夠做高精尖、國際一流的科學研究,將就此與高校做專題探討,廣納人才。同時,社文團隊還會全力推動“兩個打造”,將澳門打造為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及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另外,正如習主席所說,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件大事,社文團隊定會配合特區政府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這瑰寶,希望未來就大健康產業和藥監業務與業界加強探討,助力將中醫藥推向世界。柯嵐還就大型活動安全管理、人工智慧教育、新興體育運動、片區活化、文化藝術發展與推廣等議題作出回應。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就編制本年度施政方針拜訪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聽取意見
又訊 (記者 大林)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18日上午拜訪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就編制社會文化範疇本年度施政方針聽取意見和建議。
會長吳小麗歡迎柯嵐司長率領社會文化範疇的官員到訪並聽取該會的施政意見。她表示,社文範疇涉及面廣,與民生息息相關,希望相關的施政工作在現有基礎上越做越好,街總定會全力以赴,配合社文團隊為本澳居民提供優質服務。
街總就社文範疇本年度的施政工作提出10點建議:一是築牢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愛國愛澳人才;二是持續支援社服機構加強關愛弱勢群體;三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強化科技創新教育;四是關注及應對少子化趨勢衍生的各種問題;五是多管齊下、多方協作促進居民精神健康;六是進一步完善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措施;七是積極用好全運會契機助力建設體育之城;八是完善軟硬體多管道多層面打造演藝之都;九是聚焦新時代青年發展需求完善青年政策;十是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拓展服務及提升質素。
理事長陳家良、副會長江超育、陸南德,副理事長謝美玲、杜妙玲、林敏芝、張淑玲、林家全,以及中區辦事處代主任陳銘祺,分別就人口政策與出生率、少子化問題、文化遺產維修保養、六大片區成效與優化、社區心理治療服務、政府長者公寓、長者福利、無障礙設施、愛國教育、教育資源投入、人才引進及體育設施等議題提出建議。
柯嵐表示會認真分析街總提出的建議,作為編制本年度施政方針的參考。她表示,社會文化團隊會虛心聆聽澳門社會各界意見,想方設法解決居民關心的問題。教育方面,她表示教育對社會發展相當關鍵,特區政府一向在教育上投放大量資源,未來將延續不變。教育部門會進一步研究教育資源分配,加強對教師的支援,支持校園智慧化建設,強化學生科技教育。文化方面,傳統文化傳承是工作重點之一,相關部門會持續檢視對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不斷作出優化。體育方面,理解居民期望增加體育設施,亦非常重視本澳年青運動員的培養及運動員退役後的發展。她表示,習主席在重要講話中提及澳門構建了涵蓋生命全週期、覆蓋生活各領域的民生保障體系,保持了社會長期和諧穩定。社文施政團隊明白到社會相當關注調升養老金問題,相關部門定會認真研究分析。柯嵐還就少子化、六大片區、社區醫療、藥監事宜、控煙控酒、長者公寓等議題作出回應。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拜訪澳門歸僑總會聽取施政工作意見
又訊(記者 桂英)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18日拜訪澳門歸僑總會並舉行座談,就編制社文範疇2025年度施政方針聽取意見和建議。
會長劉雅煌首先感謝社文司長期以來對僑界的關心和支持。新一屆政府履新後不久,柯嵐司長帶領轄下局長拜訪僑總聆聽僑界對施政的建議,充分體現特區政府對社會各界意見的重視。僑總一直以來秉承愛國愛澳愛僑的傳統,在推動澳門社文領域發展、團結僑界作出積極貢獻;也與社文司轄下各部門展開不同程度的合作。未來,僑總將一如既往配合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將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擦得更光亮貢獻僑界力量。
理事長畢志健、副會長王國蓉、廖麗瓊、刑榮發、張華、趙文炎、廖子馨,副理事長劉智龍、劉兆爵、陳力志、梁俊傑、林僑慶、畢志榮等,分別就文化活動、葡文教育、演藝盛事、在海外推廣中國文化、調升養老金等議題提出意見及建議。
柯嵐表示,在僑總除了聽到市民普遍關心的議題外,還聽到不少關於澳門如何做好“內聯外通”,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建議。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要求,“積極投身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擴大國際‘朋友圈’,打造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僑界提出澳門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國際交往,這與習主席的理念非常吻合。只有深化合作、促進人文交流才能促進民心相通,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澳門故事,這也是社文司範疇未來的重點工作。柯嵐還就吸納海外華僑學生來澳就讀、推動藝文體育事業發展、醫療制度、六大片區活化等議題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