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大力引領AI賦能千行百業


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約2400家,社會融資約440億元,兩項指標均占全國四成,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約占全國一半。在2月28日舉行的第三屆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北京市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將大力推進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場景建設,在法律、文化、交通、醫療等垂直應用領域,打造標杆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慧賦能行業應用逐步走向深水區。

 

當前,人工智慧正從實驗、驗證向落地應用加速推進。論壇上,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發佈《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畫(2025-2027年)》,全面開啟技術引領“新突破”、平臺支撐“新引擎”、場景開放“新模式”、生態構築“新格局”,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引領美好未來。

 

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局發佈人工智慧賦能行業應用工作思路,圍繞工業、教育、醫療、金融、農業等二十大重點行業,推動“行業+人工智慧”應用落地。通過實施差異化支持、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完善人才保障等支持措施,促進人工智慧賦能全產業鏈。

 

賽迪研究院發佈的《2025數智經濟前瞻暨數智安全建設展望》指出,在數智經濟時代,統籌發展和智能安全十分重要,“京西智穀”憑藉自身優勢,有望成為創新數智經濟、構建數智安全,加快經濟社會數智化轉型的先行地、示範地。

 

作為“京西智穀”,北京市門頭溝區設立了5000萬元的“人工智慧+政務服務”創新應用引導基金,該基金旨在通過加強政府資訊化建設及統籌,引導區內政府部門探索人工智慧在教育、醫療、城管、文旅、金融、司法等重點場景應用,鼓勵企業揭榜掛帥,推動大模型實際應用場景落地。(王豔剛)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