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孫東偉表示 做好“土特產”文章 鼓勵民營企業投身鄉村產業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東偉。 受訪方供圖

 

“市場敏銳度高、技術創新能力強、資本運作效率高……民營企業參與鄉村產業振興工作具有獨特優勢。”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東偉關注民營企業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事關現代化建設全局,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土特產’開發是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但目前鄉村‘土特產’開發仍面臨不少問題。”孫東偉表示。

 

孫東偉認為,當前“土特產”開發主要面臨著,農業產業化建設缺少龍頭企業帶動,經營主體帶動能力弱;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低,加工環節薄弱,產業鏈條短;產銷脫節,造成農業資源浪費;品牌效應弱,特色農產品難以實現優質優價等問題。

 

“引入大型企業、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一條捷徑。”針對“土特產”開發面臨的問題,孫東偉給出了建議。

 

他認為,大型企業成熟的產業發展模式和產業化思維快速進入鄉村,一方面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市場化的行銷模式進入鄉村;另一方面,解決農產品深加工問題,業已形成的銷售網絡和管道,可以有效解決農產品和副產品的銷售問題。

 

“民營企業參與鄉村產業振興工作具有獨特優勢:市場敏銳度高,資源配置靈活;技術創新能力強,技術成果轉化速度快;資本運作效率高,能快速啟動鄉村沉睡資產;注重經濟效率,產業鏈整合能力強;民營企業多,分佈在各行業,帶動就業優勢明顯。”孫東偉表示,民營企業進入鄉村產業,將有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孫東偉建議,要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民營企業投身鄉村產業振興。具體來看,深化“萬企幫萬村、萬企興萬村”活動,制定“一企興一業”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本地特色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形成政策“組合拳”,優化鄉村資源配置,解決民營企業“進村難”的問題;開展多種金融服務,加大民營企業在鄉村發展的稅收優惠力度;設立國家級獎項,激勵推進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孫博洋)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