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泰縣搭建矛盾糾紛“內迴圈”體系 對每一件矛盾糾紛“一盯到底”

近日,記者來到了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綜治中心。這棟建築面積約5300平方米的大樓與縣委、縣政府大院僅一牆之隔,位置醒目、交通便利。

 

“這裏曾是永泰縣信訪局舊址,十分方便我們‘引流’。”永泰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建新打趣說,“如今信訪局整體入駐,使綜治中心對所有初信初訪訴求都能即時回應,力爭將矛盾糾紛先行化解在成訪成訟前。”

 

今年以來,永泰縣圍繞化解矛盾糾紛“只跑一地、只進一門”的目標,在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中逐步實現資源一體化運行、扁平化指揮、實戰化應用,推動本地區矛盾糾紛全量建庫、矛盾處置全鏈閉環、風險隱患全域感知,構建起功能完備、運行高效的基層治理“主陣地”。

 

“單兵出擊”到“集團作戰”

 

暑假期間,永泰縣迎來了旅遊高峰,可當地某知名文旅公司卻因持股80%的控股股東意外離世陷入了股權糾紛官司。“這起糾紛涉及公司股權問題,當事人眾多,矛盾一觸即發,可能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必須快速妥善解決。”永泰縣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林世文告訴記者,但如果按照以前“單兵出擊”的傳統辦案模式,法院僅核實相關證據就需要數周時間。

 

於是,永泰縣法院當即將案件導入設在縣綜治中心的“親清法企會商廳·永陽商和室”開展調解。縣綜治中心根據案件實際情況,牽頭法院、市場監管、企業商會、調解組織、公證等多方力量開展“集團作戰”,一次性達成調解協議並進行股權變更登記。

 

“根據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指引,我們將涉及化解矛盾糾紛的職能部門全部納入,採用‘常駐+輪駐+隨駐’方式,整合政法、信訪、人社等29個部門的矛盾糾紛化解力量。在前端設立6個窗口,全面受理群眾各類訴求,同時整合8個專項工作平臺、8家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實現矛盾糾紛精准分流交辦。”永泰縣委政法委副書記、縣綜治中心主任陳文介紹說。

 

在後端,永泰縣綜治中心科學佈局調解、研判、心理輔導等功能室,引入調解能手、法學專家等專業力量,確保矛盾糾紛分類施策、高效化解。

 

“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

 

隨著縣級綜治中心的配優建強,永泰縣進一步推動鄉鎮(街道)加強基層綜治中心建設,並以縣、鄉兩級綜治中心為中樞,對上級轉辦、部門報送、網格摸排、群眾來訪等管道流轉的各類矛盾糾紛實現全量受理、全部納管。

 

近日,長慶鎮村民侯某與鄰居因房屋宅基地問題發生激烈爭執。協商無果後,侯某分別向村委會、國土所、派出所反映了訴求。

 

長慶鎮綜治中心依託矛盾糾紛“日登記、周排查、月會商”機制,對轄區內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進行匯總分析,發現這三種管道反映的訴求源於同一矛盾糾紛。中心立即協調派出所、司法所、國土所、村建辦共同成立調解小組,從發現糾紛到成功辦結僅用時兩天。

 

“在‘應收盡收、日統日清’的基礎上,我們每週統籌排查一次矛盾糾紛隱患,對風險問題及時預警提示,每月對全縣重大複雜疑難矛盾糾紛或信訪積案進行專題調度、會商研判、聯合處置,實現訴求全量歸集、風險精准研判、糾紛合力調解。”陳文說。

 

通過福州市委政法委開發的綜治中心“榕易調”系統平臺,永泰縣搭建起縣級矛盾糾紛多元調處數據駕駛艙,形成縣域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社會治安形勢即時態勢圖,為重大風險動態掌握、預測預警、應急處置提供強力支撐,推動風險隱患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的轉變。

 

“單點突破”到“全鏈閉環”

 

近日,永泰縣綜治中心通過“群眾點單、中心派單、部門接單”的靈活處置模式,統籌調度縣人社局、住建局等部門,按照“綜治中心處理矛盾糾紛事項流程圖”推進,成功化解一起欠薪糾紛,32名農民工順利拿到了17萬元的欠款。

 

“在流程圖指引下,我們運用矛盾糾紛‘四步十調’工作法,搭建起縣、鄉、村三級矛盾糾紛‘內迴圈’體系,將本地區每一件矛盾糾紛都納入綜治中心‘視線’範圍,一盯到底,確保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陳建新說。

 

根據矛盾糾紛“四步十調”工作法,各級各部門對排查發現的矛盾糾紛全部分類登記,就地開展首接首調。調解未果則啟動提級機制,依次由村、鄉、縣逐級調解,每級不少於三輪。

 

“對多次調解仍無法解決或當事人要求終止調解的,我們引導群眾進入訴訟或仲裁程式解決,相關線索經同級綜治中心流轉至屬地繼續跟蹤疏導,實現矛盾糾紛受理、分流、化解、結案、歸檔、結果告知等全鏈條閉環處置。”陳文進一步介紹說。

 

同時,針對一些因歷史或政策原因確實無法調處的矛盾糾紛,永泰縣還創新聯合救助模式,通過社會救助、司法救助、信訪救助托底協同的方式,促進事心雙解。(宋學鵬 王瑩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