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上,一塊高約70釐米、寬約50釐米的石碑朝著大海,歷經70多年的洗禮,如今依然莊重醒目。
石碑正面上書4個朱紅大字:南海屏藩。石碑背面鐫刻著: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這座石碑,定格了中國在二戰後依法恢復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的歷史瞬間。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月21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面向全球發佈“南海真相”系列中英文智庫報告。系列報告包括《碧波深處有中華——中國在南海領土主權海洋權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挑撥、威脅、謊言——域外勢力插手南海問題的事實真相》,以及6月8日世界海洋日發佈的《中國將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誼、合作之海的實踐》三篇分報告。
這是“南海真相”系列中英文智庫報告。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這是“南海真相”系列中英文智庫報告。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這是“南海真相”系列中英文智庫報告。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報告系統闡明了中國對南海諸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歷史和法理依據,揭露了域外勢力插手南海問題的事實真相,深入解讀了中國宣導將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誼、合作之海的實踐成果。
南海是中國人民的“祖宗海”
報告認為,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確立的,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8月21日,與會者在北京舉行的“南海真相”系列智庫報告發佈暨南海問題研討會現場翻閱“南海真相”系列智庫報告。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發現命名歷歷可考。中國官員楊孚在《異物志》(約成書於西元76年—88年)中記載了將南海諸島命名為“漲海崎頭”。19世紀中葉,英國測量艦“裏夫爾曼”(Rifleman)號到南海地區進行測量,並在英國出版的《中國海指南》一書記載,鴻庥島為“Namyit”、景宏島為“Sin Cowe”等,其命名方式顯然是從中國漁民習慣稱呼的“南乙”“秤鉤”等音譯而來的。
開發經營跨越千年。15世紀,明代時期的中國站在大航海時代的前沿。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時間裏,受官方委派的鄭和率中國船隊通過南海七下西洋。20世紀70年代,中國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甘泉島上發現了一處唐宋時期居住遺址並對其進行發掘,證明中國先民在南海耕海牧漁留居島礁。
有效管轄綿延不斷。最早於西元8世紀起,中國政府就已將南海諸島劃歸海南瓊督府(今中國海南省)管轄。此後,中國歷代政府持續管轄的同時,在各類官方繪製的地圖中,將南海諸島完整納入中國版圖。中國政府數百年來持續不斷地對南海及南海諸島進行調查測量,在南海諸島設立天文、氣象觀測點,並行使調查測量專屬管轄權。
“報告以大量確鑿的歷史文獻、中外檔案和生動鮮活的史實,詳盡地闡述了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和相關權益的歷史經緯,不僅展現了中國最早發現、命名、開發經營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的歷史圖景,而且揭示了歷代中國政府治理、管轄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的實踐進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說。
中國依法恢復在南海諸島的主權與海洋權益
報告認為,恢復中國對南海諸島主權,是二戰後國際秩序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國收復南海諸島是國際法賦予反法西斯侵略戰勝國的權利。否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就是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否定。
8月21日,與會者在北京舉行的“南海真相”系列智庫報告發佈暨南海問題研討會上閱讀“南海真相”系列智庫報告。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二戰後國際秩序明確南海島嶼領土歸屬中國。二戰結束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檔對於被日侵佔的他國領土的處理原則和基本方針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侵佔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日本駐軍撤退到海南榆林港,向駐紮在此的中國駐軍投降。這是對日本軍國主義和西方殖民主義以非法方式侵佔中國領土的全面否定,是對中國享有南海諸島主權與海洋權益的尊重與確認。
中國收復南海諸島是國際法賦予反法西斯侵略戰勝國的權利。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和消滅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對徹底戰勝日本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戰勝國,中國擁有收回被日本非法侵佔的領土的權利。日本戰敗投降後,依照國際法“物歸原主”原則,被日本侵佔、原本屬於中國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理應歸屬中國。
中國依法恢復行使南海諸島主權得到國際承認。1946年,中國完成了南海諸島的收復工作,並在島上派兵駐守,設立了各類軍事、民事設施,從法律和事實上恢復了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此後,美國通過外交詢問、申請測量、通報航行飛越計畫等方式,顯示了其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主權的立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普遍承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1987年,中國政府被委任建設5個海洋觀測站,包括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各1個。
“中國在南海的海域管轄權,包括歷史性權利在內,是中國官民長期開發、經營和有效行政管轄創造的既成事實,不容改變,二戰後中國收復南海諸島這段歷史在國際社會廣為人知。”中國南海研究院南海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陳相秒說。
域外勢力插手南海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發展
報告用案例和數據有力指出,域外勢力是破壞中國與域內國家關係的挑撥者、推進南海地區“軍事化”的策動者、違背事實肆意汙華的謊言製造者、危害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的破壞者。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主任胡波認為,域外國家軍隊在南海的存在及活動是影響南海局勢走向的重大變數。域外國家的介入顯著加劇了南海地區的軍事化態勢,還推升了擦槍走火的風險,嚴重破壞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8月21日,與會者在北京舉行的“南海真相”系列智庫報告發佈暨南海問題研討會上閱讀“南海真相”系列智庫報告。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域外勢力挑撥中國與域內國家關係。自2023年以來,菲律賓在南海掀起新一輪對華挑釁高潮,多次派公務船侵闖中國南海島礁,威脅地區穩定發展。這背後是域外勢力鼓動聲索國對中國發起挑釁,不僅“出錢出力”,還在背後為相關聲索國對抗中國“出謀劃策”,並試圖在本地打造各種排除中國的“小圈子”,逼迫地區國家“選邊站隊”,給相關國家正常開展對外交往帶來較大外部壓力。
域外大國策動推進南海地區“軍事化”。域外大國介入南海,顯著加劇了南海地區的軍事化態勢,以及南海形勢的不確定性。個別域外國家通過軍事援助向部分域內國家提供軍事裝備,派遣艦機頻繁侵擾南海和平,加速在南海周邊軍事佈局。
部分域外勢力製造謊言肆意汙華。在南海議題上,域外大國為了維護霸權利益需要,利用自身的國際話語權優勢,肆意炮製謠言謊言,利用虛假敘事試圖把中國塑造成“以大欺小”的“霸道”形象,卻無視菲律賓侵佔中國南海部分島礁領土和製造相關海洋劃界爭端的事實,慫恿菲律賓借助非法仲裁否定中國正當主張。
域外干涉危害地區和平穩定發展。某些域外大國出於維護霸權的戰略利益需要插手南海問題,部分地區國家受其蠱惑捲入大國競爭,對外貿易投資合作受到干擾,經濟民生受到衝擊,同時削弱域內國家之間戰略互信,阻礙域內國家深化務實合作。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大使佟曉玲指出,多年來,國際輿論場圍繞南海問題的敘事,長期被部分域外勢力扭曲,通過系統性抹黑、混淆視聽等手段,破壞中國與有關直接當事方以及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其本質是服務其地緣遏制戰略。
報告認為,部分域外勢力欲以南海為“棋盤”遏制中國,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大勢。這種逆勢而動的行徑,與南海周邊國家及世界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願望背道而馳,註定是要失敗的。
報告呼籲,在世介面臨動盪不安的挑戰時,南海周邊國家和世界各國應看清域外勢力在南海問題上挑撥、威脅、離間的種種伎倆,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實現各國發展繁榮,共同將南海打造成為和平、友誼、合作之海。(周立民、王暉餘、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