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總統遇刺案考驗拜登 美國將就海地動亂與地區夥伴和聯合國進行磋商

本報訊 外媒稱,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沒有制定連貫的美洲政策的情況下迎來上任6個月,最緊迫的事件無疑是最近發生的海地總統莫伊茲遇刺事件。7月10日,五角大樓證實已收到海地方面的“安全援助”請求。白宮流出的消息稱美國暫時不會出兵海地,但海地失控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難民危機。要想制定出政策,拜登必須在國務院擁有一支強大的團隊,而一些民主黨人認為其他問題更重要,因此將美洲政策擱置在參議院。


又一名美國人被捕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7月12日報導,海地國家員警總監萊昂·夏爾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警方已逮捕一名曾居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地裔醫生克利斯蒂安·埃馬紐埃爾·薩農。他被視為刺殺總統莫伊茲案幕後可能的主謀之一。

報導援引路透社報導稱,薩農是第三名在此次案件中被捕的海地裔美國人。

海地警方稱,薩農涉嫌雇用傭兵,且密謀推翻莫伊茲成為海地總統。

報導表示,雖然有新的證據浮出水面,但這次刺殺行動背後的動機以及犯案過程仍有諸多疑點。

美國《邁阿密先驅報》報導稱,被捕的傭兵向檢方表示,他們的任務是要逮捕總統,而不是殺了他。而負責幫哥倫比亞籍傭兵口譯的另外兩名海地裔美國人則說,當他們到現場的時候,總統已經死了。

《紐約時報》也採訪了哥倫比亞傭兵的家屬,他們說自己的家人是去海地“保護”總統的。

報導指出,圍繞在刺殺案周遭的疑雲不減反增,外界也擔憂這個加勒比海國家將進一步陷入混亂,包括當地日益嚴重的饑荒、犯罪團夥間的暴力衝突以及新冠疫情的擴散,這都為這個西半球最貧窮的小國帶來更多變數。

另據美聯社太子港7月12日報導,海地國家員警總監夏爾11日宣佈,警方逮捕了海地裔男子薩農,他被控乘坐私人飛機進入海地並與謀劃刺殺海地總統莫伊茲的嫌犯合作。

夏爾說,嫌犯就像保護海地總統一樣保護薩農。警方在薩農家中發現了若干物品,包括一頂印有美國毒品管制局標誌的帽子、20箱子彈、槍支零件、4個多明尼加共和國汽車牌照、兩輛汽車,以及與不明身份人士的往來信件。

據報導,夏爾說,共有26名哥倫比亞人涉嫌參與殺害莫伊茲,其中18人已被捕,另有3名海地裔人士被捕。5名嫌犯仍在逃,至少3名嫌犯已被擊斃。

夏爾說,這些嫌犯最初的任務是保護薩農,但後來接到了新任務:逮捕總統。

夏爾說,莫伊茲被殺害後,其中一名嫌犯打電話給薩農,薩農隨後與兩名據信是謀殺策劃者的人取得聯繫。

報導稱,薩農曾居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布勞沃德縣和希爾斯伯勒縣。記錄顯示,他還在密蘇里州坎薩斯城居住過一段時間。他在2013年申請破產,並在YouTube上發表的一段名為《領導海地》的視頻中自稱是一名醫生。

在視頻中,薩農譴責海地領導人腐敗,指責他們掠奪國家資源,稱“他們不關心國家,不關心人民”。


拜登難再置身事外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7月12日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1日派遣了一個技術小組前往海地,評估海地在上周總統莫伊茲遇刺後的安全和其他需要。

一位元美國高級官員告訴記者,該團隊計畫在返回時向拜登總統報告,然後再就美國進一步參與席捲這個加勒比島國的動盪作出任何決定。

報導稱,美國早些時候拒絕了海地要求美軍平息與7日莫伊茲遇刺事件有關的零星暴力事件的請求。莫伊茲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家中被殺。

拜登政府官員說,美國還將就海地動亂與地區夥伴和聯合國進行磋商。

另據法新社太子港7月12日報導,11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務院、司法部、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土安全部的成員抵達海地並與警方見面。

美國代表團11日會見了海地政府的主要掌權人物。

海地參議院議長約瑟夫·蘭伯特11日晚間發佈推文稱:“我與美國代表團舉行了會晤,我們欣然接受了參議院關於推舉我為共和國臨時總統的決議。”

此外,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7月12日發表題為《拉美危機考驗拜登》的文章稱,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沒有制定連貫的美洲政策的情況下迎來上任6個月。目前其團隊唯一的優先事項是將與美洲大陸的外交關係置於“國家緊急狀態”之後:即非法越境人員,包括未成年人。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白宮當前對美洲幾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墨西哥和所謂的北三角地區: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然而,其他戰線的一些危機已經爆發,拜登尚未決定在其中任何一條戰線上採取行動。

文章認為,最緊迫的事件無疑是最近發生的海地總統莫伊茲遇刺事件。10日,五角大樓證實已收到海地方面的“安全援助”請求。白宮流出的消息稱美國暫時不會出兵海地,但海地失控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難民危機。事實是,海地的危機已經爆發,但它並不出人意料。拜登始終保持遠觀的態度,直到刺殺事件讓一切成為當務之急,尤其是還有美國人參與刺殺襲擊。

文章指出,白宮不得不即興發揮。只要沒有制定出針對整個大陸的連貫政策,它就只能繼續這樣做。然而,要想制定出政策,拜登必須在國務院擁有一支強大的團隊,而一些民主黨人認為其他問題更重要,因此將美洲政策擱置在參議院。

(據新華社)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