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央行等日前密集發聲,將對中小企業加大針對性支援力度,政策聚焦減稅降費、增加信貸、支援企業創新、構建優良營商環境等方面。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和基石。下半年以來,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調查結果顯示,9月份,小型企業中反映原材料成本高、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的比重均超過四成,部分小型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多重困難。
今年以來,從國家到地方陸續推動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包括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實施定向降准,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中小企業的財稅支持等。記者從多個管道獲悉,多個部委仍在醞釀新一輪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更多針對性舉措有望陸續出臺。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央行等多個部委相關負責人密集發聲,透露了未來政策風向和施策重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通過加大針對性支持力度,加大融資服務力度,加大創新發展支援力度,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力度,把支援中小企業的各項政策舉措落到實處。
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等正在制定一攬子政策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肖亞慶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工信部正抓緊編制中小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部署完善公平競爭環境、提高融資可得性、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準等7個方面重點任務。工信部將加大優質企業培育力度,“十四五”期間,孵化培育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小巨人”企業。
另據記者瞭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服務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行動計畫(2021-2023)》《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和培育辦法》等政策也在研究制定,旨在提升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能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資金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血液”,未來政策將加快為中小企業“輸血”。
央行相關負責人15日在三季度金融統計資料發佈會上表示,央行將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此外,還要支援中小銀行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拓寬支小信貸資金的來源。
強化直接融資支持也是政策發力重點。多地正積極開展優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培育,支持相關企業登陸主機板、科創板、新三板,擴大企業直接融資管道。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強調,下一步要繼續精准實施減稅降費、惠企紓困、穩崗就業及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