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會治理水準 助力高品質發展——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看各地普法創新實踐
本報訊 今年是我國“八五”普法啟動之年,在12月4日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到來之際,記者深入一線,探尋各地為提升社會治理水準、助力高品質發展所採取的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普法創新實踐。
“哎喲,辦啥事情要依法呀,哎喲要依法,遇到事情要找法呀哎……”一曲“法治花兒”演唱完畢,台下響起陣陣掌聲。
“花兒”是我國西北地方廣為流傳的一種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近年來,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司法局採用“法治花兒”“法治快板”等形式開展普法工作,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西寧市城北區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辦公室工作人員馬麗亞告訴記者:“自2019年推出‘法治花兒’之後,兩年多來我們已舉辦多場專題演出,吸引了近8萬人次觀看。”
“法治花兒”只是近年來青海省創新法治宣傳形式的一種。青海省司法廳緊緊圍繞全省普法實際,製作了一批手機版“花兒”、賢孝、快板、平弦、道情、藏族彈唱等地方曲藝音視頻作品。
青海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副處長麻昌俊說:“依據省情民情,我們為群眾提供‘看’得懂、‘聽’得懂的公共法律服務,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家喻戶曉、入心入腦。”
“普法短劇幫了我的大忙!”64歲的山西省翼城縣三琪宜居社區居民李建華說,一直以來,物業問題是困擾他的一大難題,“以前總覺得物業怎麼說,自己就該怎麼做,通過看今年的民法典系列普法短劇才知道,作為業主,也是有權利對物業說‘不’的。”
2006年,翼城縣司法局開創短劇普法新形式,與縣電視臺聯合推出《經緯劇場》方言普法短劇。所創短劇“采本土故事、用本土演員、在本土拍攝、重本土傳播”,變普法宣傳由“枯燥說教”為“生動演繹”,群眾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宣講”,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今年,翼城縣圍繞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每月拍攝、播發一期20分鐘左右的小短劇,《寶兒》《生日禮物》《你的秘密》《車事件》等一系列短劇,以普通人一生與民法典之間的聯繫為主題,生動地向群眾普及民法典知識,讓民法典真正走進群眾生活、走進群眾心裡。
10多年來,翼城縣已先後編播短劇760餘部,8600餘人次群眾參與演出,20余名業餘作家自發為欄目無償編寫劇本。
翼城縣司法局局長賈永偉說,行之有效的普法實踐,使群眾的法治觀念不斷增強,全縣法治建設基礎進一步夯實。
在河北唐山,當地司法部門積極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真是及時雨啊,公司的發展,正需要法律支援,司法部門就主動來支援了!”唐山首鋼馬蘭莊鐵礦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作立高興地說。
這是前不久河北遷安市司法局組織法律服務隊來到唐山首鋼馬蘭莊鐵礦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時的一幕。結合安全生產事故典型案例,法律服務隊為該企業管理者和職工們詳細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等方面的法律知識,現場為公司職工提供法律諮詢。
“法律專業人士的現場授課講解,讓企業管理者更牢固地樹立安全發展、依法經營的生產理念,也讓公司職工增強自身安全防範意識,懂得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劉作立說。
唐山市司法局局長侯西嶺介紹,近年來,唐山市通過抓普法宣傳陣地建設、特色載體建設、大普法格局構建等,憲法法律知識得到廣泛普及,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助力社會治理水準不斷提高,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在重慶市日前啟動的“憲法宣傳周”活動中,當地也十分注重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的法治宣傳教育,通過深化“法治體檢”行動,開設企業法治講堂、開展憲法專題培訓等,引導企業依法治企、合規經營,助力高品質發展。
此外,今年重慶市的“憲法宣傳周”活動還特別注重加強對行政機關領導幹部的宣傳教育,通過組織開展憲法報告會、旁聽庭審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提升其依法行政能力。
12月1日,重慶市南川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陳某甲、陳某乙訴被告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戶籍登記糾紛一案,南川區普法辦組織20餘名處級領導幹部到庭旁聽。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庭審結束後,涪陵區公安局當即向原告方提供了戶籍轉移登記需提供證據材料清單。
旁聽活動變法庭為課堂,以生動鮮活的行政訴訟案例讓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直觀感受司法過程。一位參加旁聽的基層幹部表示,通過“零距離”旁聽庭審,再次感受到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今後我將結合工作實際,加強法律法規學習,不斷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與水準。”(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