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服務、網路刷單、出租帳號……最高法發佈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 ​
來源: | 作者:羅沙 | 發布時間: 1438天前 | 377 次瀏覽 | 分享到:

本報訊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佈十件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推動統一裁判標準、明晰裁判規則。

最高法民三庭庭長林廣海介紹,這些案例既涉及供水服務等民生領域,也涵蓋高新技術領域;既包括傳統的侵害商業秘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不正當競爭、壟斷行為,也回應網路刷單、視頻遮罩廣告等新類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問題。

在“愛奇藝帳號”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杭州龍魂公司、龍境公司通過APP對其購買的愛奇藝VIP帳號進行分時出租,被法院認定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判令停止侵權並賠償300萬元。本案明確了網路視頻行業中新商業模式的合理邊界,彰顯了人民法院促進網路平臺有序發展、激發社會創新活力,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司法導向。

數推公司、譚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是打擊網路黑灰產業的典型案例,明確了互聯網經營者有償提供虛假刷量服務的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損害合法經營者、用戶和消費者的權益,擾亂正常競爭秩序,應納入反不正當競爭法予以規制。

“供水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案中,廣西永福縣供水公司在用戶申請供水時實施捆綁交易行為,要求使用者同時購買水錶及安裝服務。法院認定其合同無效,判決返還用戶安裝費並支付利息,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該案為公用企業規範經營提供了清晰明確的行為指引。

林廣海介紹,2018年至2020年,全國法院共新收一、二審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14736件,審結13946件,年均增幅達18%;新收一、二審壟斷民事案件158件,審結189件(含舊存),年均審結超60件。

他表示,人民法院將積極推動法律完善,不斷破解案件舉證難問題。進一步健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領域新業態裁判規則,不斷細化和完善平臺企業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認定標準,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羅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