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佈的《互聯網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3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演算法摸不著也看不懂,卻在廣泛影響著我們通過各種平臺獲取互聯網資訊服務。
《規定》明確,應用演算法推薦技術,是指利用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策類等演算法技術向使用者提供資訊。各類提供演算法推薦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幾乎都在監管範圍內,如各類短視頻平臺、電商平臺、社交平臺及餐飲外賣平臺等。
為了打破演算法摸不著也看不懂的“黑箱”,《規定》明確要求保障使用者的演算法知情權和演算法選擇權,應當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或者便捷的關閉演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
《規定》要求演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堅持主流價值導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建立完善人工干預和使用者自主選擇機制,不得利用演算法實施影響網路輿論、規避監督管理以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規定》提出,演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保護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徵,利用演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
《規定》還明確保障用戶的選擇權、刪除權等權益。通過向使用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或向使用者提供便捷的關閉演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並提供選擇或刪除針對其個人特徵的使用者標籤的功能,避免消費者被演算法“算計”。(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