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城市大學學者希望廣大市民積極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共克時艱一起守護澳門


本報訊(記者黃玉)新一輪新冠疫情自6月18日突發,持續至今已半個多月,特區政府推進實施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基本保障社會穩定秩序。在這抗疫關鍵時刻,澳門城市大學學者分享了對防疫工作的看法,希望秉持澳門特色的守望相助精神,廣大市民積極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同心抗疫、共克時艱,各盡所能、並肩作戰,一起守護澳門這座城市,早日恢復往昔正常生活。


城大法學院課程主任李洪江認為,總體來看,特區政府推出的防疫措施盡力在保障居民權利和防控疫情二者之間保持平衡。隨著疫情發展,特區政府的防疫防控措施需以市民生命安全及社會穩定發展為基準,相信是經過專業團隊的全方位科學分析,在平衡公共安全和居民生活後作出的決定。居民應該堅定信心,相信疫情一定能夠早日結束。


金融學院應用經濟課程主任林德欽表示,為應對新一輪疫情對經濟與民生帶來的影響,特區政府審時度勢,迅速推出《2022年百億抗疫援助措施》,涵蓋款項援助、就業支持、稅費減免、補貼與擴內需五個方面共九項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紓解民困及支持社會。但根據本澳現時經濟狀況,建議特區政府將受惠準則放寬,讓更多群體受惠,並儘快落實援助舉措,提振中小企業經營信心。


社會工作系代課程主任陸珍妮提到,今輪疫情爆發以來,特區政府抗疫工作著實不易。一是能在短時間內動員組織各社會服務團體、學校、以及民間醫療專業義工參與核酸站及維生支持小組工作,表現出對整個社會綱絡的動員能力;二是吸納民眾意見,靈活調整相應舉措,諸如免除三歲以下嬰幼兒全民核酸等,表現出特區政府對市民需要的敏感度;三是堅持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堅決保障社會服務院舍中的弱勢社群的生活所需,實行閉環服務減低風險,組織社團義工對獨居長者提供關懷協助等,體現了小城溫度。


資料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郭永德指出,對於變種新冠病毒的快速傳播,防控工作的關鍵在於病毒溯源、個案排查和疫情管控,因此疫情防控資訊化平臺建設尤為必要,可快速追蹤和精准防控。目前,特區政府借助線上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平臺,可預先篩查出初步個案,另外,根據前幾輪全民核酸經驗,衛生局也推出了網上的核酸檢測站輪候情況,減少市民聚集,降低傳播風險。如再結合資料科學和人工智慧的應用,可完善科學防控,加快正常生活及經濟活動恢復。


針對疫情,澳門特區政府於近期連續開展多輪全民核酸檢測,澳門城市大學感謝全澳醫護人員、前線人員、後勤保障人員及各界志願者的無私奉獻,亦感謝每一位遵守防疫政策、配合防疫工作的市民。澳城大教職員及學生也在校領導的帶領下,積極回應投身全民核檢的志願服務,在多個檢測站協助全民核檢工作,包括全民核檢的流程指引、秩序維護、資訊登記、現場諮詢、協助處理突發狀況、後勤服務等環節,與現場工作人員互幫互助,以實際行動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澳門的疫情防控貢獻城大力量。澳城大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在廣大市民的配合支持下,在志願者們的無私奉獻下,全澳上下同心協力,咬緊牙關不鬆懈,一定可以共渡難關,儘快迎來曙光勝利。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