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黃玉林散文所感
謝華
我第一次讀玉林兄的文字是在他的公眾號上,那是我移居到富陽這座城二年後的深冬。《去北京吃個早飯》發佈出來後,當時在富陽引起不少人的閱讀興趣。此後的日子,我開始密切關注他創作的文風,如今他的公眾號上已經上傳了一百余篇優美散文,每一篇閱讀量和點贊率都很高,反響都很不錯。和玉林兄交往年頭並不長,雖然他是政府官員,我是普通群眾。三年來,他一直熱心幫助我這個移居客,每一次相見都很傾心交談。我能感覺到他所熱愛三樣寶貝:鄉村、自然和藝術,他把文學創作作為通向真、善、美的道路,他在路上,正一步步努力前行著,逐步向巔峰逼近。羅丹說過:“藝術上最大的困難和最高境界,就是要能自然的樸素的描繪和寫作。”無疑,玉林兄的文學觀與羅丹所見不謀而合。
縱觀玉林兄的文字,可以感覺到他的古典文學根基扎實、深厚,也能品味出他閱讀涉獵範圍之廣。他的辦公室書櫃裡、書桌上堆放著那些整齊的書,富陽本土文化的居多,我一直想問他是不是“雜書家”?有時候在他面前聊富陽文化時,他會把我不知道的富陽故事,聲情並茂地講述給我,深深被他感染。所以,回過頭來再翻看他公眾號的那些美文,能感知到玉林兄文章的靈感大多來自遙遠的古風,源自鄉居生活的細味。鄉野田園,春夏秋冬,節令農事,風土人情,一一被玉林兄從人們遺忘的角落裡拽出來,就像那只精靈的貓抓住了那只活潑可愛的老鼠,把玩一番,然後將快活和趣味呈現到人們眼前。
玉林兄的散文自成一家,清新,詩意,風格無二。很難想像一個公務員每天“文山會海”的還能有暇讓自己沉浸在筆下那些有生命的花草蟲魚,催人遐思的風雨煙雲,光榮快樂的田園勞作。作為土生土長的江南人,他不寫“小橋流水人家”的旖旎,也不搞豐厚的文史研究。散文的寫法,套路各異,玉林兄就在人家忽略的地方下大功夫,別開生面,以見洞天。細膩入微、賞心悅目的文章必須靜下心來細讀,方能發現美。靜夜裡,一杯香茗在手,慢讀慢品慢回味,你甚至都忘記了杯子裡那些舒展起來的茶葉已經沒有了味道。由此看來,好作品除了好作者外,還要有趣味不錯的好讀者,機緣湊巧,一部好作品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完成。
還是讓我們一起走進玉林兄的文字吧。曳動遐想的,“最好的鄉村,好在環境美麗,四季有鮮花,處處有鳥語。”“味道山鄉,就是一個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的理想鄉村。”(《味道山鄉 最好的鄉村就是這樣》)。家長里短的別樣真情,“今天一天,總共撿了十七個雞蛋,平時應該有十九個。少撿兩個雞蛋。妻子不以為然,我也不以為然,這有什麼關係?總會有多有少的,GDP都不能保證這麼精確的預期數值呢。父母親卻以他們幾十年的養家雞經驗,發現問題嚴重性。一直穩產的這段時間,不應該有兩個雞蛋的誤差。”(《山中夜話》)。流淌著春天氣息的富春江,“春來江水綠如藍。春天的富春江,生命在水中勃發,她用通體的藍,迎接鮮豔春天的到來。藍與綠交融。春風拂過江面,在水面撩起淺淺的褶皺,綠色的漣漪慢慢蕩漾開去。春光鋪在江面,像滿江的小魚浮上來享受溫暖,數不清的魚鱗閃閃發光。平靜時,江水像一面長長的鏡子,倒映藍天白雲。”(《春來富春江》)。感歎歲月的滄桑,“每天的魚市,恩波橋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江上桅杆林立,橋頭萬商雲集。橋上賣菜賣衣服賣藥的,擠滿了攤位,還有雜耍人穿插其中。很長時間,恩波橋附近是富陽城最熱鬧的地方。”(《緩緩踱步恩波橋》)。
那麼多優美的篇章被玉林兄寫得靈性天成,趣味十足,時有神來之筆,讓我們在閱讀中領悟到質樸生活的明媚和歡欣,積極向上,憧憬而神往。渴望做一個鄉下人,“天上星稀夜濃,耳邊蟬鳴聲聲,幽幽的路燈像是藏在草叢中的螢火蟲,我們在窄而陡的小路上摸黑前行,身上又出了些許汗。”(《問茶悠然居》)。我不曉得還有幾多人不再懷戀農耕生活的記憶和萬物多情的樂土。
海德格爾說過一段話:“接近故鄉就是接近萬樂之源。故鄉最玄奧、最美麗之處恰恰在於這種對本源的接近,決非其他。所以,惟有在故鄉才可親近本源,這乃是命中註定的。”玉林兄盡情描述的田野鄉間不就是我們精神意義上的返鄉和回歸嗎?!
喜歡玉林兄的文字,關注度也就愈來愈強烈了。往往公眾號他剛發出來文字,我便鎖住那些唯美的段落。回憶起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在山東革命老區臨沂一帶的鄉間體驗生活時,也深隱其中,忙挑水,忙種菜,忙澆糞,忙鄉村裡所有一切一切。赤腳走在田埂上的感覺,只要輕輕一挑,立刻會從心底浮出。正因為如此,讀《雪落富春江》,讀《江南冷》,讀《稻花香裡品書香》,那裡面的春夏秋冬四季,那裡面的酸甜苦辣人生,仿佛就是另一個我自己。
我想,如果靜下心,我也有可能寫出類似文字,但筆下流淌出來的感受,絕不會有如此明淨,如此純樸。我沒有玉林兄那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的勇氣。
玉林兄的散文,只是一種敘述,似乎這些文字的書寫帶有一點點自卑的敘述。只是我看這種“自卑”,是大度的寬容的謙讓,是欲“高”故“低”的精明。玉林兄這種文字的敘述,看似平淡,卻更生情,從而引起包括我在內的大多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讀了,就在腦海裡深深打一個印,就相當長一段時間不能忘記。
必須坦白,玉林兄公眾號上的百余篇文章,我是非常隨意的閱讀,翻到哪裡,喜歡,就讀下去了。今後我會專門抽出時間,認真地耐心地把他所有的散文通讀。然後用自己方便的方式,逐一推薦,旨在與他共同回味家長里短、田野鄉間的那些平凡過往。這種回味是非常幸福的,特別是在我們步入中年以後,經歷過種種事情之後。
讀玉林兄的文字,感覺什麼都寫了,又什麼都沒寫。什麼都寫了是日子,什麼都沒寫也是日子。從春到夏,從幼到老,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疊加起來,成了一本書。
富春江水從安徽休寧六股尖流來,數百里蜿蜒,聚生成橫江,然後流入新安江,最終融入富春江。春江兩岸,龍山鳳水,又生出多少文人,多少文事!喜歡鄉間趣事並且在村子裡住慣了的玉林兄,未來的日子裡,能不能讓我們用更多的心,去細細梳理它,去慢慢品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