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保護意識 繪就更具活力的新時代圖景

 ——寫在第23個世界知識産權日之際


今年4月26日,是第23個世界知識産權日。一年一度的全國知識産權宣傳周活動也如火如荼開展。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在緻中國與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合作五十周年紀念暨宣傳周主場活動的賀信中指出,中國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産權保護,深入實施知識産權強國建設,加強知識産權法治保障,完善知識産權管理體制,不斷強化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

 

于無聲處聽驚雷,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中國科技裝備馳騁浩瀚宇宙;于無色處見繁花,地理标志産品助力鄉村振興……洞察、突破、創新,知識産權正在改變我們看見和體驗世界的方式,助力打造更具活力的新時代圖景。

 

有效激發創新活力 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從1992年開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成功走過了三十年。我們所在的中國空間站核心部件全部實現國産化,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飛天夢離不開創新,我們相信在知識産權的助力下,中國航天一定能夠不斷刷新中國高度,爲全人類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爲祝賀2023年全國知識産權宣傳周活動,神舟十五号飛行乘組從中國空間站發來視頻,倡議關注知識産權,保護創新,築夢蒼穹。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過去一年,我國貫徹落實《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對知識産權工作作出新的重要部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就完善知識産權管理體制作出重大優化調整,充分激發知識産權支撐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性作用。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放射科的磁共振成像掃描室裏,兩位醫護人員正進行掃描前的最後準備。随着人體全身5.0T磁共振設備啓動鍵的按下,患者全身精準掃描成爲現實,顯微鏡級别的高清成像有效助力醫生識别微小病竈、及早做出定性診斷。

 

2018年,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多家科研單位、醫療機構攻克了超高場磁共振核心部件及技術難題,突破了高場射頻技術壁壘。爲保護創新成果,聯影醫療針對全身5.0T磁共振已布局近百件中國專利申請、20餘件海外專利申請,旨在有效保護核心專利。

 

知識産權賦能人工智能,爲世界提供更高效的處理方式;知識産權促進萬物互聯,人們獲得更多精彩服務;知識産權助推新型能源,低耗能托起綠色發展的明天……每一次創新進步的背後都有知識産權的身影。

 

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在近日國新辦舉行的“2022年中國知識産權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國知識産權創造質量穩步提升,2022年全年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4件。

 

“我國将大力加強知識産權法治保障,做好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産權審查支撐,有效保護、轉化運用和綜合服務,推動專利鏈、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申長雨說。

 

打造尊重知識價值營商環境 助力建設高标準市場體系

 

4月25日一早,上海市老字号商标集合保險完成簽約。從淮海中路上經常大排長龍的“光明邨”,到主營調味品的“老大同”,再到主營幹貨、雜果的“邵萬生”……随着一張張知識産權保險合作文書的簽約、遞交,一系列百年老字号在“保險+維權”的知識産權保護模式中煥發新生。

 

爲構建高标準市場體系,目前許多老字号商标已被納入《上海市重點商标保護名錄》。擁有33個中華老字号的新世界集團,每年要應對大量“李鬼”的侵權。集團副總裁韋心磊認爲,老字号企業不僅關系到曆史文化傳承,更關系到中華民族品牌的創新與發展,老字号商标集合保險的保護模式,爲老字号企業保護自身知識産權提供了重要工具,體現了尊重知識、誠信守法、公平競争的市場共識。

 

産權保護,特别是知識産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過去一年,我國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不斷增強。數據知識産權保護規則研究和地方試點有序推進;遴選首批國家知識産權保護示範區;新建10家國家級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6.5個月,商标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

 

爲深入推動知識産權與創新資源、金融資本、産業發展有效融合,我國逐步構建起司法、行政、海關、仲裁、人民調解有機銜接、相容互補的知識産權大保護格局。針對知識産權侵權處理中如何判定技術侵權的難題,廣東法院不斷健全技術調查官、專家咨詢、專家陪審員、專家輔助人、技術鑒定等機制。2022年6月,廣州知識産權法院建成全國法院首個技術調查實驗室。

 

國家知識産權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共查辦專利商标等領域違法案件4.4萬件。處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5.8萬件,辦理維權援助申請7.1萬件。扣留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6.1萬批次,審核新增知識産權海關保護備案2.1萬件。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升至81.25分。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表示,将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和綜合執法優勢,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爲,切實加大商業秘密保護力度,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知識産權,不斷提高知識産權執法水平,優化創新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

 

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産權國際合作 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4月的海南萬甯市興隆華僑農場,即将成熟的櫻紅色咖啡豆挂滿枝頭。《中歐地理标志協定》正式生效後,海南的 “興隆咖啡”被列入首批100個中歐地理标志互認互保名單,這爲“興隆咖啡”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20世紀50年代,歸國華僑們從海外引進咖啡種植并将咖啡制作和飲用文化帶回萬甯。經過70多年優化,“興隆咖啡”逐漸成爲萬甯市區域公共品牌。萬甯興隆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春光告訴記者:“列入首批中歐地理标志互認互保名單1年多來,‘興隆咖啡’市場知名度獲得了極大提升。”海南省知識産權局副局長謝廷光表示,繼“興隆咖啡”之後,三亞芒果、五指山紅茶、澄邁橋頭地瓜等更多地理标志納入了中歐地理标志互認互保名單,爲海南省地理标志産品走出國門奠定了基礎。

 

知識産權是國際貿易的标配。今年3月,出席博鳌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的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代表們在結束論壇行程後來到三亞。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同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就加強知識産權領域替代性争議解決交流與合作達成協議。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産權法院院長夏君麗向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上海中心有關負責人移交了首批委托案件。

 

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關于爲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正式在我國生效實施、中國代表當選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理事會主席、高質量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知識産權相關内容……我國知識産權國際合作逐步邁上新台階,知識産權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重要作用愈發顯著。

 

今年是我國與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合作50周年。申長雨介紹,爲推動建設更加均衡、有效的全球知識産權體系,我國将以此爲契機,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産權治理,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國際經濟、科技、文化交流,讓創新創造更好造福各國人民,促進共同發展。

 

(王琳琳、袁全、劉鄧、李雄鷹)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