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車北上」推預約新規定 促增加名額應付需求

 

本報訊(记者 大林)政府日前公佈10月1日起試行「澳車北上」預約通關新安排,增加了預約通關次數限制及調整失約的處理等。立法議員、工聯副理事長李靜儀指,不少居民對使用「澳車北上」有需求,當局應積極與內地商討第二階段優化措施,包括增加名額尤其於非繁忙時間增額,以回應居民的使用需求;另建議繼續優化購買汽車保險和驗車流程等,以及完善通關安排。

 

李靜儀指出,「澳車北上」實施至今將近10個月,不少日子都出現額滿情況,2千個名額供不應求,很多居民反映難成功預約。儘管政府稱今次推出新措施是為了讓更多車成功預約,但在沒有增額的情況下,只調整通關名額分配,實難以回應坊間訴求,特別在週末或假日期間估計仍然難預約。她建議政府充分評估新措施的試行效果,持續優化安排;尤其是目前已具備數據能夠評估非繁忙時間通關車流情況之下,積極與內地商討於下一階段增加非繁忙時段的名額數量,讓有需要的居民可以選擇透過錯峰出行使用「澳車北上」,加強與內地口岸部門溝通,兼顧通關壓力和起分流作用。

 

此外,橫琴口岸客貨車聯合一站式部分車道於日前開通試運行,未來相關口岸的車道會有所增加,冀在正式運行及評估車流狀況之下,劃定部分車道容許一些「澳車北上」名額通行,有條件分流部分車輛在其他指定口岸出入。此外,須持續優化進出港珠澳大橋口岸的交通佈局和路網建設,減輕A區以至週邊區域的交通壓力。

 

李靜儀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和緊密互動,不少居民透過粵澳或港澳兩地牌、「澳車北上」和橫琴單牌車等方式,具條件駕車往返香港或內地;因應「澳車北上」的實施,保險公司推出了「等效先認」跨境車險。然而,仍需完善粵港澳三地有關保險或驗車標準互通措施,例如因應各地法律制度或技術標準差異,現時有關申請人需要重複驗車,令居民不便,也加大了部門行政工作壓力,李靜儀期望當局與其他地區就著購買車保和驗車標準的互認等方面繼續磋商,簡化程序要求及推進互認制度和標準等,達致便民的目標。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