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劍郎感謝澳門政法報的採訪
本報訊(記者 桂英)沙劍郎,是一位享譽港澳和國內的著名畫家,以其獨特的觀念和精湛的技藝而聞名。1960年12月27日出生於澳門。是一位土生的葡萄牙人,他的父親來自葡萄牙,母親是俄羅斯人。他是“愛上非洲”主題作品的創作者,靈感來自於他在非洲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地的藝術展覽和畫廊中展出。他相信藝術是一種靈性體驗,並通過他的作品將內心情感和對於世界的理解表達出來。
沙劍郎,六歲舉家遷至非洲莫桑比克生活近十年,深受非洲文化和藝術風格薰陶,再到葡萄牙生活數年後,回澳定居至今。

沙劍郎贈畫給報社
八十年代,他於當時賈梅士博物館舉辦首次個展後,經常舉辦作品展。一四年,獲邀代表本澳參與在京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憑傑出表現獲頒優秀榮譽獎;同年應邀於葡萄牙駐澳領事官邸辦個展。現為奧林匹克美術大會成員,他的畫作融合中葡及非洲文化特色,共冶一爐,目不暇給;深受本澳,乃至非洲及葡語系國家藝術愛好者歡迎。

沙劍郎自幼接觸非洲藝術,並對由莫三比克藝術家創作的非洲黑桃木雕刻產生興趣。他的作品色彩斑斕,充滿民族特色,體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及多元的文化背景。“我認為在莫桑比克渡過我的童年生活是幸運的,這讓我很早就接觸非洲的藝術,無論是雕刻品還是色澤艷麗主題豐富的紡織物都很吸引我。”這位畫家說道。

沙劍郎以壓克力及宣紙等作素材,運用大量非洲特色元素創作,色彩斑斕,散發出濃烈非洲民族風情。沙劍郎的繪畫不僅僅傾向于現實的表達,更傾向于現實的構建。這正是他希望通過他的作品傳達的資訊:人類必須憑藉自身的力量建立一個優越的秩序和和諧的條件,同時永遠不排除非理性因素、幻想和想像力的存在。正是這一點使他的作品充滿了迷離和神秘的氛圍,它們仿佛懸浮在時間和空間之外。

對於藝術家來說,靈感是創作的重要源泉。近日,畫家沙劍郎揭示了他對於創作靈感的獨特見解。他相信「萬物皆有靈」,並透過與畫紙的接觸,感受和接收到畫紙的訊息,從而獲得靈感來源。

沙劍郎表示,每一張畫紙都有著它獨特的能量和信息。當他與畫紙建立聯繫時,他能夠感受到畫紙的需求和意圖,並帶領他進入一種創作的快感中。這種聯繫和交流使得畫家和畫紙之間形成了一種無聲的對話,並產生了出乎意料的創作效果。這種觀念也引起了評論家和藝術愛好者的關注。許多人開始重新思考藝術創作的本質,並對於藝術作品中所蘊含的意義和情感提出了新的詮釋。

沙劍郎的作品通過他對於靈感的獨特認知而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追捧。他的畫作充滿了生動的色彩、細膩的細節和豐富的情感,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這一新興藝術概念的興起引發了關於藝術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聯繫的深入思考,進一步促進了跨領域對話和理解。對於那些尋找靈感的人來說,這種觀點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和創作方法,鼓勵人們更加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並與之互動。沙劍郎的「萬物皆有靈」的觀點,將為人們帶來更加豐富的藝術體驗,並推動追求個人創造力和情感表達的探索。

沙劍郎表示,他的繪畫融入非洲傳統符號、圖案和形象,如神聖的動物、土地、部落標誌等,以表達他對於萬物皆有靈和非洲文化的理解和信仰。他運用非洲傳統的藝術技法和材料,如點陣畫法、木雕或者彩繪,來創作畫作。使作品充滿了生命力、力量和神秘感,並體現了非洲文化和玄學的美學價值。無論是描繪抽象的圖像還是具象的角色,沙劍郎的畫通常將象徵主義和神秘主義融入他的作品中,試圖觸及觀眾的心靈深處,引起共鳴和思考。這樣的畫為我們帶來嶄新的視覺體驗,同時也為非洲文化和玄學帶來了新的詮釋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