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海軒)本月1日,第四條澳氹跨海大橋「澳門大橋」通車,交通事務局指澳門大橋對周邊交通的分流作用漸見成效,其中,友誼大橋平日晚高峰雙向每小時交通量平均較上月減少約10%,澳門往氹仔單方向晚高峰每小時交通量則減少約15%。北區社咨會副召集人高岸峰表示,要讓澳門大橋的分流作用更明顯,必須首先增加與A區的道路連接,優化道路,同時清晰向公眾發佈A區規劃詳情和交通路網資訊,增加大眾對使用A路網區的信心。
高岸峰表示,澳門大橋開通正逐步疏導往返港珠澳人工島和A區的車流,符合預期。但對友誼大橋的分流作用上,預料與大眾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力度不夠明顯。理論上,氹仔返回澳門方向,澳門大橋路寬車少,較友誼大橋更具便利性,通行時間更快,但繁忙時段在A區容易發生交通擁堵,讓市民「望而卻步」。由此,一日不解決A區只有友誼圓形地1個出口的現狀,友誼大橋的使用量一日都難以大幅降低,真正體現澳門大橋的分流作用。他建議開通更多與A區的連接道路,疏通A區交通,相信待A2橋通車,且駕駛者更熟習澳門大橋周邊路網及出入口,大橋使用量才有進一步提升。
他續指出:交通事務局已協調博企、「兩巴」、旅遊公司等,冀分流一部分車輛取道澳門大橋。現時友誼大橋交通較繁忙,與路面有較多重型車輛有關,巴士、旅遊巴等重型車輛往往佔據一整條車道,對其餘車輛的順暢通行造成影響。期待日後研究分流更多重型車輛至澳門大橋通行,但必須增加與A區的道路連接,否則會加劇A區交通負擔。
局方計畫於大賽車期間,試行取消友誼圓形地往A區的地面轉向,以加快該圓形地的交通流向;再配合A2連接橋啟用,預計屆時可進一步分流部分A區往友誼圓形地的交通流量,減輕友誼圓形地交通壓力。高岸峰稱,大賽車每年都會大面積封路,對澳門整體交通帶來一定挑戰,幸市民已經熟悉往年的「固定模式」,且每日賽事結束後儘快恢復有關道路通車。今年當局作出一定改變,並較往年增多A2橋供駕駛者使用,料會比以往更好疏導交通,惟擔心駕駛者未能熟悉A區交通出現的較大變動。他建議提早向社會公佈,及優化發佈訊息方式,如加入3D立體圖等,指引駕駛者清晰瞭解改道訊息。
針對A區交通,高岸峰直言,過去A區交通規劃常被市民詬病,認為相對雜亂,部分道路只有兩線通車,道路走向曲折等。實際上A區交通並非如此,隨著建設的推進,進入A區的道路從最開始的1條逐漸增多,且結合之前公佈的城市規劃,實際上A區有不少通行道路,只是之前的城規圖較初步,還包含部分臨時道路。為釋除公眾疑慮,他建議對A區整體交通路網進行梳理,並定期向社會完整發佈,包括已經建設完成及即將建設的道路等訊息,給予大眾對A區規劃和發展更多信心,扭轉大眾對A區的惡劣印象。
他續指,依照現時規劃,A區「主力」用作興建公共房屋,但隨著樓價回穩,社會對公共房屋需求減低,高岸峰建議研究A區公屋建設是否依然維持7、8年前所確定的規劃;冀政府仔細調研,聆聽居民意見,考慮透過釋放一定土地、降低樓宇密度、調整房屋屬性等,以降低A區整體的密度,釋放更多道路及公共設施空間,優化環境,讓A區「更加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