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桂英)澳門金融管理局12日發佈《澳門特別行政區數字澳門元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數字澳門元作為澳門特區的法定貨幣,擁有與紙幣、硬幣相同的法律地位及價值,分三階段循序漸進推進,至今已完成專案第一階段的系統原型設計。引入數字澳門元是一項重大創新,既為澳門帶來機遇,同時須謹慎分析當中風險與調整,金管局在數字澳門元體系設計的各個環層面嚴格做到科學評估、謹慎決策,有效防範運行過程中可能衍生的各類風險。未來當數字澳門元的基礎設施穩妥齊備,並且運營機構在不同場景中全面測試,確保風險可控時,特區政府才會全面推出數字澳門元。
金管局主席陳守信介紹,《澳門特別行政區數字澳門元白皮書》包括:央行數字貨幣的內涵、數字澳門元的目標與潛在效益、數字澳門元的定位、設計原則,對利益相關者的意義,以及發展藍圖等內容。
澳門特區研發數字澳門元的目標,是滿足社會對便捷、安全、普惠、具隱私的支付需求,為逐步邁向數位化的澳門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數字澳門元將與現有支付工具相輔相成,應用場景覆蓋多個領域,令中小企業、市民、遊客受益。未來金管局將積極探索數字澳門元在金融機構間,以及跨境支付結算中的應用,並研究數字澳門元與其他央行數字貨幣之間的兌換場景,以降低跨境結算成本並提升相關效率。
他指,數字澳門元的定位將遵循幾項基本原則。數字澳門元作為澳門特區的法定貨幣,擁有與紙幣、硬幣相同的法律地位及價值。其次,數字澳門元具有法償性,與實物澳門元一樣,均為金管局的負債,以充足的金管局資產作為支撐,貨幣的發行須有百分之百的準備金。數字澳門採用中心化管理、雙層運營模式,金管局作為澳門特區的貨幣管理當局,位於雙層運營模式的第一層,負責監督和管理數字澳門元的發行、註銷及流通。金管局將根據嚴格標準,審慎選擇資本充足並具備科技實力的商業銀行擔當第二層指定運營機構,與現有貨幣發行局制度相吻合,讓公眾便捷通過商業銀行進行金融業務,無需直接在金管局開立數字澳門元帳戶。短期內,數字澳門元的研發和推行,主要集中於零售層面;但在中長期,隨著相關金融軟硬基礎設施和技術變得成熟,金管局將會開展研發批發層面的使用場景,並提升數字澳門元的跨境支付功能。
陳守信表示,金管局在數字澳門元體系的設計過程中,按照基礎建設及核心系統開發、內部封閉試運行和全面公開測試三個階段,循序漸進推進工作,以求有效防範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確保澳門特區貨幣體系安全穩定。未來當數字澳門元的基礎設施穩妥齊備,並且運營機構在不同場景中全面測試,確保風險可控時,特區政府才會全面推出數字澳門元。金管局還將持續推動數字澳門元系統,與其他支付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特區的支付效率,以及與市場的金融基礎設施對接,構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
澳門特區政府將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三種法定貨幣”的獨特優勢,結合中央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金融扶持政策,優先考慮探索數字澳門元在橫琴的應用,為澳門居民的跨境生活與就業,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環境。同時,金管局將聚力推進數字澳門元與數字人民幣及數碼港元的對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支付結算系統的互聯互通。
展望未來,金管局將持續探索CBDC相關領域,包括私隱保護、網路安全,除了與國際組織、監管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緊密合作,還將爭取參與多邊央行數字貨幣專案,同時講不斷深化與葡語國家中央銀行合作,將數字澳門元的技術與實踐經驗與有需要的葡語國家分享,進一步發揮澳門中葡平臺作用。數字澳門元不僅是技術創新,亦是特區對未來的承諾,期望澳門居民積極參與,支持數字澳門的發展,與特區政府攜手共建澳門現代貨幣金融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