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發佈高溫預警,局部地區最高氣溫接近40℃。持續高溫炙烤,如何應對?戶外勞動者防暑降溫有哪些新方法?消費市場呈現怎樣的新趨勢?“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進行了走訪。
科技助力戶外勞動者 機器人“走”上高溫崗位
高溫天氣條件下,一些崗位按規定需停工或縮短作業時間。記者近日在多地走訪發現,隨著智能設備的推廣應用,部分勞動者不用再冒酷暑或停工,勞動條件大幅改善。
有的高溫崗位啟用機器人。在中建綠色建築產業園(濟南)西料場構件存放區,室外氣溫接近37℃,智能機器人替代人工,對占地約6000平方米的疊合板、看臺板等進行灑水。
工程師王亞鵬說,構件可能因高溫乾燥而開裂,需要灑水養護,氣溫越高,灑水頻次越密。“以前是人工灑水,走一趟得個把小時,出汗像洗澡了一樣。”
寶鋼股份煉鋼廠一煉鋼工廠連鑄作業區即時溫度48.3℃,日班作業長李鵬說,曾經工人要穿著高溫防護服現場作業,如今可以遠程操控工業機器人等設備完成多種工作。
有的高溫崗位“人機協同”作業。炎炎夏日,一些地方通過無人清掃機具與環衛工人錯時錯峰配合,減輕高溫天氣下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和健康風險。
在上海市黃浦區,無人清掃機在午間高溫時段對部分區域進行清掃;在浙江杭州,智能無人駕駛清掃車負責吸走垃圾和清洗路面;江蘇南京南湖公園啟用無人電動保潔船,避免人員在高溫下長時間水上作業。
拼版照片:寶鋼股份煉鋼廠一煉鋼工廠連鑄作業區即時溫度48.3℃,工業機器人等設備正在作業。(受訪單位供圖)
有的高溫崗位戶外勞動者配備了智能降溫裝備。模擬空調原理持續降溫的“黑科技”背心,背部裝配小風扇的降溫服,特殊材質“涼爽坐墊”……為勞動者帶來清涼。“穿上降溫服以後,出汗少了,工友們都覺得挺管用。”山東一名建築工人說。
記者注意到,多地還設立24小時智能服務驛站、推出彙集高溫休息場所的“防暑地圖”等,為外賣騎手、快遞員等高溫天氣下的靈活就業人員提供降暑服務。“小程式上能查到最近的驛站,WIFI、空調、飲水機、醫藥箱都有,工作間隙會去裏面休息解暑。”在北京工作的快遞員小彬說。
“降溫神器”、反季遊樂熱度飆升
高溫天氣來襲,各式“降溫神器”受追捧。
空調、風扇等清涼家電銷量大幅增長,搭載AI智控等功能的綠色智能產品更受歡迎。京東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京東MALL空調銷售台數同比增長超123%,冰箱銷售台數同比增長超131%,新一級能效空調、多功能風扇等銷售火爆。
這是7月13日拍攝的京東一線下自營門店空調售賣專區。(受訪單位供圖)
“出門必備”“降溫搭子”……社交平臺上,很多人分享各式防暑降溫生活物品,“降溫神器”相關話題流覽量達4.6億。京東“618”期間,升級款原紗防曬衣、超高倍防護霜成交額同比增長150%、140%。天貓平臺上,涼感抱枕、涼被、涼感毛巾等近期熱銷,成交額均同比翻倍。
記者注意到,閃購下單、即刻消暑成為今夏消費新風向。6月以來,美團閃購食用冰、冰杯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220%、210%,制冰機成交額同比增長近4倍。除了啤酒、雪糕、西瓜等應季食品,美團平臺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物訂單量周環比也持續上升。
近期,“避暑遊”、反季遊樂熱度飆升。
前不久,中國氣象局發佈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遊路線,涉及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0餘個市。美團旅行數據顯示,7月以來,“避暑遊”搜索量環比上漲近200%。
河北秦皇島、遼寧大連、山東青島等多個城市上榜相關平臺避暑熱門目的地。大連恒力大酒店市場銷售總監黃彬彬說,大連夏季平均氣溫20多攝氏度,很多外地遊客來看海、避暑,“現在進入入住高峰期”。
在青島國信體育中心冰上運動中心,滑冰場內不時上演閃轉騰挪,冰球訓練區內叫喊聲和球杆碰撞聲迴響不斷。場館運營負責人王非非介紹,今年夏天客流量漲幅約10%。
7月30日,在青島國信體育中心冰上運動中心,孩子們隨教練學習滑冰。新華社記者張鐘仁 攝
山東濟寧天久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娜說,今年暑期滑雪手套對內銷量同比上漲約20%,不少合作雪場暑期人流量增加,追加訂單。
“氣象+”預警更精准
隨著氣候變化,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光顧,也需加強氣候變化應對的跨部門聯動。今年夏天,各地各部門發佈一系列更具針對性的“氣象+”預警。
7月初,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成5個等級,體現區域性特徵,可因地制宜提供指導。
據介紹,與氣象部門發佈的常規高溫預警不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更多表徵了高溫對健康的影響,與疾病風險關聯,反映了溫度升高可能導致疾病風險的增加。
重慶、江蘇、四川等地最近發佈地方高溫健康風險預警,根據不同健康風險等級對區域進行標注,按“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進行健康提示,其中“重點人群”細分為老人、孕婦、兒童、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等慢性疾病患者、戶外作業人員等。
一些地方的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發佈公路路面溫度預報。河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通過構建綜合氣溫、輻射、濕度等高影響要素的交通通行風險客觀演算法,每日製作交通氣象服務專報,滾動發佈全省高速公路路面溫度風險預報。
山西省永濟市近期持續遭遇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多次突破35℃,局部達40℃以上。根據永濟市氣象局高溫專題預報及建議,7月14日,永濟市安委辦發布專項通知,要求各相關單位及企業科學調度作業時間,對交通工具、大型施工設備等進行專項維護,嚴防高溫引發故障。
一些地方氣象部門針對高溫天氣過程發佈重要天氣和能源電力影響提示,精細化服務能源保供。在重慶,針對迎峰度夏電力調度需求,氣溫預報精細至逐30分鐘,並提示負荷高峰時段,為電力調度提供科學支撐。
“從關注氣溫到更關注高溫天氣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人群的影響,進而提供精細化、個性化的防護建議,這回應了公眾對於高溫天氣健康防護的現實需求,也體現了公共服務的溫度和精度。”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說。 (宋佳、王辰陽、張鐘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