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操秀英)記者從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日前召開的例行發佈會獲悉,我國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專利儲備不斷加強,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發明專利達到73.1萬件,較“十三五”期末增加5.3萬件,產業創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33.9萬件。截至6月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為332.4萬件,其中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為245.4萬件,同比增長23.0%。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3.33萬件,同比增長12.6%。
同時,國內擁有發明專利企業數量穩定增加。截至6月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27.0萬家,較上年底增加2.4萬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2.6萬家,共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07.7萬件,占國內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62.3%,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維持年限結構持續優化。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中,維持超過10年的有28.1萬件,所占比重達到11.5%,較“十三五”期末提高0.2個百分點。
此外,在“十四五”規劃中,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列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到2025年,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指標發佈後,該局加強對指標的宣傳解讀,積極引導從追求數量向提高品質轉變,同時支援地方根據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相關指標的設置工作。同時,為防止單純追求指標數量、互相攀比,該局進一步研究完善了指標統計監測評估機制,重點加強以下工作:開展專利激勵政策監測評估,針對性收集分析國家及地方涉及專利資助獎勵、考核評價等政策,提高指標監測評估前瞻性和預見性,促進營造更優政策環境;加強指標動態統計監測,嚴格把握指標統計範圍,定期開展指標運行形勢分析,推動建立統計資訊交流機制,確保指標評價客觀有效;繼續做好指標相關政策解讀,引導地方和市場主體準確把握預期性指標功能定位,更加注重專利品質和運用效益,更好發揮指標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