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明東 藍明鋒
從左到右:藍明東,蒙頂妹(母親),藍明鋒,藍光庭(父親),于1995年攝于廣西南寧市邕江邊的冬泳亭。
引子——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個春天,板升鄉黨委書記藍芳蜿摸著稚氣未脫、年僅18歲的村黨支部書記藍光庭的頭,用生硬的話對他說:“嘰咚,俗凹呢”(意即:小鬼,好好幹)。20年後的一個秋天,在一個表彰先進党支書的會上,這個曾當過縣長、縣委書記、地區行署副專員的藍芳畹望著頭髮已花白,現在仍然還是村党支書的藍光庭,沒有再摸著他的頭,而是緊緊地握著他的手說:“藍光庭……”,就沒有再說下去了……
我們的老爸藍光庭,伴隨著共和國的風風雨雨,如同岩石上細微的苔衣一樣,緊緊地附在岩石上,承受著歲月滄桑的洗滌,不屈不撓地鑄就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高大形象——
弄雷民瑤之一:百弄有個藍有理 弄雷有個藍光庭
民國十八年,都安七百弄瑤王藍有理,因七百弄當年缺水,他下令數千山民排成長蛇陣,從他家門一直排到十多裡外山腳的紅水河邊,用竹筒遞接力棒似的給他運水。
時隔半個多世紀以後,一位共產黨員,望著山民們仍然用竹筒到十多公里外的紅水河邊去背水,他砸爛了竹筒,發誓整個村每個屯都要有一口喝不斷的水池。
弄雷村,這個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最貧困的村,五十年代,它被劃歸東蘭縣,六十年代,它被劃歸都安縣,八十年代它被劃歸大化瑤族自治縣。雖然它很貧瘠,但一千多瑤族同胞卻在這九分石頭一分土、沒有一滴水的大山裡艱難生存,五十年代末,黨組織讓藍光庭在這大山村中任黨支部書記,他知道這是黨對他的信任,他滿懷信心:弄雷會好起來的。
他忘不了上任那天的情景:灼灼烈日下,彎彎曲曲的盤山青石板路上,一群群山民用竹筒背著水艱難地行走,一天到河邊背一次水,回到家天已黑了。看到這一切,血氣方剛的藍光庭狠狠地把竹筒摔爛。第二天,他帶著30多個青年扛著鍋頭、米粉開進了弄努岩洞。他帶領青年們制火藥,開山炸石建水塘,沒有吃的,挖來土茯芩充饑。掏硝泥,熬硝,燒木炭,配方,失敗了,再做,終於制出了黑乎乎的火藥。有了火藥,他便帶領全村的群眾建造水塘。白天,他在一個點和群眾開石挖土,晚上,他點著火把到別的屯看工程進度,有時一天要走30多公里的路,觀察正在興建的23個水塘。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奮戰,弄雷村建成了23個水塘,每個有人家的屯都有了一個水池,弄雷村終於結束了無水的歷史。
弄雷民瑤之二:愚公移山 光庭造地
在弄雷這片大石山中,土地就是生命。大自然在這裡留下的只是:碗上塊,瓢一塊,灑泡尿就淋濕的土地,那年,藍光庭率領全村人民戰天鬥地和大自然作鬥爭,硬是在石頭粼粼的荒山野嶺上建起一層層盤山梯地,那是何等壯觀的奇跡!那年,他到全村最貧窮、土地最少的拉芽屯去蹲點搞試點。一蹲就是三年多,拉芽人都記得,當年他赤膊上陣帶著他們炸石頭,抬石條,擔土方,點火把,打夜戰,睡工地,大年三十和大家在工地上過年。他肩上的皮脫了一層又一層,而朵拉芽的山嶺上增加了一層又一層的盤山梯地,耕地面積增加了幾倍。在朵拉芽的帶動下,全村群眾你追我趕,砌牆保土,全村耕地面積增加了30%,每年增收20多萬斤糧食。當年的縣長、現自治區老領導黃保堯曾爬山越嶺到弄雷參觀盤山梯地,藍光庭也因此成了那年代的“紅人”,省級報紙、電臺、廣播經常報導他的事蹟。
不管哪代人,不管什麼年代都要維修保護好梯田,這地是山裡人的命根子,直到今天,時代留下的財富“大寨地”仍然被弄雷人保護著,而民謠“愚公移山,光庭造地”,直到現在還有人記得。
弄雷民瑤之三:要吃芭蕉去弄雷 要吃柑桔去拉芽
對生活在山裡的人來說,山地裡除了能長出玉米以外,再就是紅薯和小米,瑤山人就靠這些東西繁衍生存下來,然而,僅靠這些是無法使山民們走出溫飽線的。
1958年,在大明山當營長,榮立過一等功、多次榮立二三等功的藍光庭,被抽到縣裡工作三年,他向組織要求回弄雷任黨支部書記,當時正直考驗期結束,馬上就轉幹了,領導向他說明,他說:“我還年輕,以後再說吧。”領導答應了他的要求。那時,在他心裡早已醞釀了一個念頭:山民們要徹底甩掉貧窮的帽子,只能走種果樹的路,他回到弄雷,辦起了園藝場,親自任場長,在紅水河岸建起柑桔、芭蕉、桐果苗園基地,創業的艱辛是難以用語言來表述的,弄雷的每個山山弄弄、坡坡嶺嶺,都留下了他青春的足跡。幾十萬棵柑桔、芭蕉、桐果苗分佈到各村屯中的每個能利用的山旮旯,碗口大的山窩泥坑都種上了。有耕耘,就有收穫,五六年後,弄雷的幾百個山山弄弄,都是鬱鬱蔥蔥的果樹。於是,當地山民便有了“要吃芭蕉去弄雷,要吃柑桔去拉芽”的民瑤,他終於實現了果園夢。
後來,全村桐棵年收入2萬多元,芭蕉年收入3萬多元,柑桔年收入10萬多元,這些收入成為山民們購買化肥、油鹽的主要經濟來源。拉芽的柑桔成了地區、自治區聞名的桔果之一。《廣西日報》《桂海春秋》《河池日報》先後登載了弄雷的拉芽柑。1990年的一天,地委書記韋繼松到大化考察時,親自到弄雷的拉芽考察了拉芽柑,並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肯定。一個共產黨員,一個立志改變山區貧窮落後面貌的年輕人,就這樣把自己的青春,灑在這貧瘠的大山中。
弄雷民瑤之四:一張白紙飛過山 哪個讀書有吃穿
如果說貧窮導致文化教育的落後,那麼文化教育的落後是導致貧窮的根本原因。
讀書,對一個生長在舊社會的貧苦農民的兒子來說,是連想也不敢想的事。那時全村連一個私塾都沒有,解放後,是黨把20多歲的藍光庭送進黨校——廣西武鳴民族幹部學校學習,他知道,文化知識是財富的源泉,要根本地改變山裡人一窮二白的落後現狀,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他下決心,要在全村七個校點修建石房。沒有石灰,燒!沒有燒石灰師傅,自己當,他堅信沒有燒不熟的石頭,一堆堆山柴塞進了石窯,結果真的燒出了雪白的石灰來,那時還沒有打砂機,他發動群眾,從五公里遠的紅水河邊翻山越嶺去背馱肩擔。風雨來雨裡去,他的身影總是出現在群眾前面。群眾說:“你是頭,你的那份就免了吧。”他說:“自己身為領導不帶頭做,難道還好意思去指揮群眾?”經過兩年苦戰,全村六個校點都建起了白牆紅瓦的教室和教師房間,為了解決中心校師生的飲水,他發動群眾劈山引水,在懸崖峭壁上建起了一條長1公里多的水渠,並建起了一個大水池。
在搶修中小學危房中弄雷的分數居全鄉前列,得到地區驗收團高度的讚揚和肯定。為了使學生都能受文化教育,他制定了土政策,凡適齡兒童不入學的不給土地。這樣,山民的後代都進了學校,很多外村教師嫌山裡窮,交通不便,不願進山當老師。看到這一切,他決心讓自己的幾個兒女都當老師。大女兒高中畢業後,他說服女兒在村裡當民辦教師。二兒子從學校畢業後,也當了民辦教師。三兒子初中畢業後要去參軍,他還是說服三兒子當教師。他不但要求兒子做老師,還要求兒子娶個做老師的媳婦,就這樣,他一家七口人就有四個當了教師,人家笑著對他說:你家可稱得上教師之家了。
弄雷民瑤之五:要想連妹先架橋 要想致富先修路
交通閉塞,是山區經濟落後的直接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需要,山裡的木材、山貨、水果要運出,化肥、水泥要運進山,為此,弄雷必須修路。
1983年,弄雷村公所,人頭聚攢,全村群眾都彙集村部,原來是開修路誓師大會,弄雷村民在藍光庭的帶領下掀起了修路熱潮。白天,他和村幹、設計師、技術員指揮群眾,晚上,借著月光開石壘砌分給自家的那份。鄉宣委去採訪藍光庭時,被他所感動,協助他砌了幾個晚上。劈山開路,隨時都有危險,有些群眾因沒有工錢而不幹,但看到党支書這樣拼命,也就默默地把自己的那份幹了。
有一次,一連燒了上百枚炮,有些成了啞炮,爆破員要去觀察,藍光庭說:“我老了,讓我去看。”當他走近啞炮時,“轟”的一聲,啞炮炸了,幸好他只受一點輕傷。當群眾跑到他身邊時,他笑著對餘悸未消的群眾說:“我命大,不會死的,我一生不知經過多少回生死。修這條路可能是我為弄雷人民做的最後一件大事,我死也安然了。”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胸懷,一個共產黨員的願望。在他的帶領下,弄雷村建成了一條7公里長的機耕路,為國家節約了10多萬元,而他自己,頭髮更白了,本來乾瘦的臉更消瘦了。
五保老人如是說:“共產黨就是我們的恩人”
在弄雷村的蒙也七等5位五保戶老人的眼裡,共產黨就是藍光庭。20多年裡,每隔一兩個月,他總要分別去看望這5位老人,問寒問曖,問長問短,柴米油鹽有沒有,房子是否漏雨了。國家給五保的錢不多,有時五保有困難上他家來要,他總是讓老伴舀自家的米給老人,每次都是十幾二十斤,他還組織全村青年每月幫五保戶挑水擔柴。逢年過節,他家裡殺年豬,總要割下幾塊,帶上幾斤酒去給五保老人拜年,有時他不能去就讓兒子送去,每次他都對五保戶說:“這是共產黨給你們送來的。”每次老人總是流著淚激動地說:“我們沒有兒女,共產黨就是我們的恩人啊。”
——他關心的何止是五保老人,1952年,他曾收養住進岩洞的老人蒙阿昆,直到十多年後老人病逝。
——1960年,他曾收養父母雙亡的孤兒藍阿光和藍阿成,為他們蓋房子,討媳婦。
——1982年,他收養弄秀的孤兒蒙小妹,直至10多歲送給改嫁的母親……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要一生都好事卻很難,藍光庭卻做了整整一生。
甘願為人民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為人民謀利益的人,總是得到人民的擁戴。
藍光庭的一生,獻給了黨和人民。他當過人大代表、黨代表。鄉黨委書記換了13個,和他同級的部下有的當了縣委領導,而他仍然在當他的党支書。
40年中,他有五次轉幹的機會,早些時候,他說:“我還年輕,以後再說。”再後來,他說:“我先把弄雷搞好後再轉幹。”最後他說:“我老了,不能為黨做幾年工作了,不轉也罷。”
其實他有“苦衷”——那就是離不開弄雷,離不開弄雷的人民群眾。他知道弄雷人民群眾需要像他這樣的共產黨員。
時間定格在2007年9月8日下午5時,藍光庭走了,走時78歲。其實,他不想走,不想離開弄雷,不想離開人民群眾,不想離開親戚朋友,不想離開家人,不想離開他一生所愛的山山水水,只不過,他真的太累了,想休息了。
這就是我們的父親——藍光庭,當了一輩子的村党支書,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