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道具“被坑” 共用螢幕遭騙 小心!電信詐騙盯上小朋友!

  本報訊 免費送遊戲道具、幫助解鎖防沉迷限制、打造人氣網紅”……如今,一些網路騙子開始將違法犯罪的觸角伸向未成年人。涉世未深的神獸被騙被坑的案例,似有增長趨勢。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未成年人在上網時,容易被出自己的資訊。而別有用心者,往往會搜集甚至買賣未成年人的資訊。專家提醒,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接觸有害資訊的同時,也要注意網路電信詐騙找上孩子。

  騙術免費道具被坑共用螢幕遭騙

  小學生羅驍有一部平板電腦,那是媽媽專門買給他上網課使用的。然而有一天,上完網課的羅驍鼓搗平板電腦時,下載了一款遊戲App,登陸玩耍了起來。期間,有人搭訕添加羅驍為好友,並表示可以免費幫忙代領遊戲稀有道具

  一聽可以獲得免費稀有道具,羅驍內心很是開心。而後,對方要求羅驍發一個手機號碼過去,以便幫忙給其註冊,你要把收到的驗證碼給我。少不更事的羅驍憧憬道具心切,不加多想便拿過媽媽手機,把驗證碼給了對方。不一會兒,羅驍媽媽發現自己手機話費被劃走了近400元。而螢幕那邊,對方還在詢問羅驍有沒有領到道具,可以再發一次驗證碼過來……”

  “很氣憤,這個遊戲竟然不用身份證驗證,也沒有人臉識別,下載後就直接可以玩。羅驍媽媽說,她想讓遊戲方退回被騙子劃走的錢,並希望下架該遊戲產品。但在排隊等待了好一陣後,她等來的卻是遊戲客服的一句遇到詐騙請報警。

  9歲女孩佳佳則是因為輕信他人可以幫忙漲粉,而成為共用螢幕詐騙的受害者。

  上個月,佳佳在QQ上加入了一個所謂漲粉群。該群群主表示,可以幫她在某紅書軟體漲1000個粉絲。聽到群主的承諾後,佳佳心動了。而後,群主開始引導佳佳下載“XX會議軟體,誘導其打開螢幕共用功能並掃描一個二維碼……“我每個月才2000多元的工資,結果一下子就被騙去1900元,騙子太可恨了!佳佳媽媽表示,孩子被騙當天,自己就去報了警。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未成年線民已達1.83億人,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94.9%。另有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互聯網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10歲。

  未成年人不斷提早觸網,騙子也把犯罪觸角伸向了他們。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的數據,202119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未成年人的電信網絡犯罪4822人。其中,利用電信網絡實施的詐騙罪2066人,占42.8%;幫助資訊網絡犯罪活動罪1205人,占25%

  背後遊戲短視頻多發 藏有買賣鏈條

  未成年人網路被騙的背後,哪些管道存在被騙風險、又是誰在打未成年人的主意呢?

  記者採訪瞭解到,網路遊戲詐騙是未成年人很容易掉入的陷阱之一。類似免費送皮膚’”“免費領裝備”“一元錢買道具等誘餌,已經並不新鮮。近期,有不法分子開始以解除防沉迷限制’”“解除遊戲帳號異常等藉口來欺騙未成年人。

  “那天玩遊戲,一個組隊的人問我多大了,在家裏還是外面……”8歲的小學生開開說,一開始自己也沒想那麼多,以為只是正常的聊天。但是後來對方聽說自己是小學生時,便表示可以幫助解除防沉迷,只是要準備一部手機接收發來的數字。好在後來,開開詢問媽媽可不可以解除防沉迷,媽媽及時發現並收繳手機,才避免了被騙。

  除了網路遊戲詐騙外,風險也發生在短視頻軟體、QQ群、微信群等管道。在這些管道,未成年人所使用帳號的頭像、年齡、性別等資料,往往會被輕易展示或點擊查詢。甚至,在與陌生網友聊天交流的過程中,未成年人也極易被套話透露出自己的資訊。而這樣的現實,無疑給了不法分子定點施騙的機會。

  “現在有很多針對未成年人的詐騙,是通過軟體的私信或聊天功能實現的。比如在短視頻軟體、社交軟體、遊戲軟體之中交談搭訕,通過聊天騙取未成年人信任,再引到第三方平臺詐騙。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

  一些不法分子在網路各個角落碰運氣”“定點施騙之餘,也有人專門搜集未成年人的資訊,公開售賣而被抓捕。

  一則報導顯示,公安部淨網2021”行動部署後,江蘇徐州警方成功打掉了一個販賣公民個人資訊的黑色產業鏈條。該鏈條中,涉及的公民資訊均為兒童資訊,包含姓名、年齡、性別、家長資訊、電話、所在城市等,數量達到200餘萬條。而為了獲取更多公民資訊,犯罪分子除了通過網路從他人處非法購買兒童資訊外,還以交換的方式與一些知名教育機構交換公民個人資訊。

  警示話術多變臉 建群批量騙

  記者調查發現,在針對未成年人詐騙的案例中,一些騙子十分善於偽裝自己,詐騙時有多種話術,甚至會建群撒網,批量施騙。

  “你這個手機號碼是誰的”“找個安靜地方沒有”“你要不要配合”……這幾句話,是聲稱能幫助漲粉的網路詐騙者,對9歲女孩佳佳說的。佳佳媽媽表示,在整個施騙過程中,網路騙子可謂大膽又心細。既通過不斷地詢問來瞭解、掌握孩子當時所處的周邊環境,同時也會催促佳佳儘快進入騙局的下一步。

  當佳佳表示我媽在的時候,騙子很快回復她要手機了嗎?”“沒有。佳佳話音剛落不一會兒,騙子便不停追問你還沒搞好啊”“你在怕什麼”……後來,佳佳媽媽順藤摸瓜找到該QQ群,才讓她大吃一驚——在那個所謂的漲粉群裏,竟然還有好多孩子。佳佳媽媽展示的群截圖中,有9人先後加入該群。而她因為與對方交涉,被出了群。

  類似的騙局並不少見。10歲小學生劉銘鑫在上網玩遊戲時,也被所謂隊長拉入一個可以免費領皮膚的群。結果免費領是假,充值詐騙才是真。劉銘鑫的家長偶然聽見孩子與他人聊天回答充了,於是很快刪除好友,無奈為時已晚,最終被劃走了1990元。作為家長我們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但也希望平臺能幫忙挽回損失。

  被詐騙錢財之外,也有不少未成年人不了解網路世界的複雜,而被騙購買虛假課程。孩子經常用手機買學習用品,知道支付密碼。結果有一天他拿手機刷直播視頻時,就被主播慫恿購買了一個在家創業的致富課。張先生說,當發現自己在一個400人的聊天群裏時,他才詢問孩子,得知了事情原委。後來我向平臺回饋,孩子是未成年人,結果平臺不予受理。張先生感歎自己很無奈,只好被割韭菜。

  建議落實消費限額 避免綁定主卡

  “對於未成年人,我們通常強調要防止沉迷遊戲、防有害資訊,但網路電信詐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孩子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未成年人容易在網路上被騙,既有未成年人普遍熟悉網路功能操作,但社會經驗不足、網路安全素養低的因素,也有相關法律法規在網路平臺落實不夠、家長教育欠缺等因素。

  朱巍認為,很多未成年人在網路被騙,與使用的手機綁定了銀行帳號有很大關系。國家相關部門和法律,有對未成年人在遊戲、電商等平臺當日消費限額管理的規定,但現在看落實得不是很好。他說,一些網路平臺以及家長的監護系統沒有有效跟進。

  另外,雖然有的孩子懂得一些基本的防騙常識,但網路上也有很多克隆鏈接、平臺和軟體,工信部門應該管管,要打擊非法網站和軟體,不能沒有備案就建了。而對於社交、遊戲軟體中的私信功能,監護人也要多留意。朱巍建議家長,可以在手機中保留一定的零錢,但要留意手機的設置。給孩子的手機,要注意避免綁定銀行卡主卡、設置免密支付等功能。

(據北京日報)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