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四川省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分局刑警大隊反詐中隊在“斷卡”行動中發現,轄區某高校內有人以兼職為由,從事網路刷單詐騙,初步查明涉案金額達30余萬元。
讓人意外的是,6名犯罪嫌疑人均為在校大學生,年齡最小的僅有18歲。當走進公安機關時,他們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涉嫌犯罪。其中,犯罪嫌疑人萬某從2020年上半年就開始刷單,後來周某、付某等都陸續加入了兼職刷單隊伍。
類似的案件並不少見。記者近日採訪瞭解到,目前不少網路犯罪都披上了兼職的“外衣”,誘騙涉世未深、急於賺錢的大學生參與其中。而這些參加兼職的大學生,一不小心就觸碰了法律的紅線,悔之晚矣。
名為兼職實則違法
一不小心身陷囹圄
近日,福建省南安市公安局反詐專業隊接到群眾曾某報案稱,其被騙子以網購商品有品質問題需要申請退款為由,騙走2萬餘元。當曾某將錢打進對方指定帳戶後,卻遲遲沒有收到任何退款,曾某這才驚覺自己被騙,連忙報警。
經偵查,曾某的錢款已轉入泉州某高校學生蔡某名下的銀行卡中。民警隨即找到蔡某配合調查。蔡某交代,今年8月,其同學吳某通過網路平臺向校內發佈招聘兼職資訊,稱“只要有手機就能做,350元一天,日結,沒有風險”。蔡某瞭解後得知,兼職內容是提供支付寶和網銀、下載指定App並配合商家購買虛擬貨幣。在金錢的誘惑下,蔡某選擇了這份兼職。
蔡某的上家吳某也是一名大學生,他在偶然的情況下得知出售自己的銀行帳戶能獲利,經過一番操作嘗到甜頭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還不滿足於自己單打獨鬥,而是打起了發展下線做“老闆”的主意,於是他經常在學校QQ群內發佈招聘廣告,抓住大學生渴望賺錢的心理,招募了包括蔡某在內的7名在校大學生。
9月14日,警方順藤摸瓜在泉州市區將吳某成功抓獲。直到被抓時,吳某仍未意識到其行為已經違法,經民警解釋後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無獨有偶,廣東珠海的小任和小袁原本是今年大學畢業,在一飯局上,他們的師兄介紹了一份兼職,說有朋友在國外金融公司上班,需要請人幫忙轉帳,具體內容就是對方把錢轉到兩人銀行卡,兩人再轉到指定帳戶,每轉10萬元有1000元提成。
小任和小袁欣然應允,進行了辦卡、綁卡、提供卡號等操作。其後,師兄把他們拉入工作群,群裡還有師兄招來的小楊。兩三天后,兩人就各自達到了10萬元的轉帳金額,按約定獲得了1000元提成。其間,他們幾次問師兄這麼做是否合法,師兄都沒有正面回答,但由於錢來得太容易,兩人也沒有深究,繼續幫忙轉帳。目前,兩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為賺快錢放鬆警惕
既違法又是受害者
記者採訪多名曾參與網路刷單的大學生發現,這些大學生既實行了網路刷單這一違法行為,後來又被騙成了受害者。
來自湖北的小張是一名大二學生,他告訴記者,去年疫情期間,他在家上網課時無意看到一則網路刷單的招聘廣告,利用自己的支付寶向對方二維碼支付費用,之後連本帶利返還,充100元返105元。
“剛開始我也有所懷疑,但對方上傳了公司營業執照的照片。我當場試了下,支付了100元,一分鐘後就返還了我105元。”小張說,看到錢這麼好賺,他就放鬆了警惕。
之後,對方以返利24元誘導小張掃碼轉了480元,轉完後對方稱這次“任務”需要轉6次才能返利,小張無奈又轉了5次,共轉對方2880元。然後,對方又以配套任務需要完成為由,讓小張掃碼轉了1800元。直到對方稱需要再轉9800元時,小張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當小張報警後,他才知道,自己不僅是受害者,參與網路刷單還是違法行為,警方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
實際上,一些大學生一開始也不是完全沒有警惕心,往往是被快速賺錢所吸引和迷惑。來自浙江的大學生小李告訴記者,他一開始還以為自己找到了個“好工作”——刷刷單轉轉帳,賺錢很輕鬆。做新手任務時,對方要求小李對一個商品下單支付100元,系統很快便返還了120元。因為動動手指就能賺20元錢,小李心動了。
同樣的套路,到第二單支付完畢,對方要求刷滿6次才能返還本金領取傭金,當小李借錢支付了6筆3000元後,系統卻以“操作超時,任務取消”為由,中斷了李同學的“美夢”。
小李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於是趕忙來到派出所報警,在民警的教育下,他這才意識到網路刷單是違法行為。
亟須提高法律意識
抵制違法兼職誘惑
近日,記者以在讀大學生的身份,加入一個名為“賺點小錢”的刷單QQ群一探究竟。記者進群之後發現,該群處於全員禁言狀態,只有群主發送各種店鋪的刷單需求。
隨後,一個昵稱為“刷單助理-小劉”的群友向記者發來了臨時會話,詢問完來意之後,發給記者一份入職登記表,要求填寫個人姓名、職業、家庭住址、聯繫電話以及支付寶帳號等私人資訊。然後,對方交給了記者一個新手任務“試水”,並告訴記者全部的操作流程。
記者未做任何操作,不一會兒,“小劉”就開始下“任務”,要求記者繳納100元保證金,完成5個新手任務,每單可以賺到20元傭金,完成後本金連同保證金、傭金一起返還。當記者提出到時候“小劉”不返還錢怎麼辦?對方立即將記者拉黑,並踢出了刷單QQ群。
據瞭解,這些所謂網路兼職行為隱蔽性強,乍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導致許多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深陷其中,違法而不自知,有的被騙,有的還拉同學朋友入夥,害人害己。
對此,貴州新瑞林陽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旭夢認為,大學生違法兼職而不自知情況的發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法律意識和安全防範意識淡薄,以為網路刷單沒什麼問題,殊不知已經觸碰法律底線。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說,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學生涉世不深,對這些事情的認知不足,導致容易上當受騙。同時,這種網路刷單因為操作簡單,於是很多大學生認為,即便可能存在問題其性質也不會太嚴重,放鬆了警惕,不知不覺就被捲入其中。
如何才能讓大學生們抵制違法兼職的誘惑?吳旭夢認為,學校、家庭應加強教育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相關部門應當加強針對性的法治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辨認能力,讓違法兼職無處遁形。
(韓丹東 王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