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是黨中央賦予紀委監委的一項重要職責,是紀檢監察機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實際行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地方各級紀委監委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持續推動解決民生痛點問題,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2021年1至8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9.7萬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3.9萬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6萬人。
聚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展專項監督,有效解決一批過渡期腐敗和作風問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指導意見,部署推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832個脫貧縣特別是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著力整治在鄉村振興中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不力、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不到位以及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問題,促進黨中央惠民富民、促進共同富裕政策落實到位。今年1至8月,全國共查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腐敗和作風問題1.2萬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7萬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萬餘人。
聚焦群眾反映強烈、侵害群眾利益的民生痛點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徵集群眾意見建議10萬多條,督辦轉辦轉送問題線索和群眾訴求2642件,辦結1446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分級分類開展集中整治。今年1至8月,全國共查處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7.9萬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1.3萬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萬餘人。
聚焦鞏固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推動“打傘破網”常態化機制化,嚴肅查處一批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中央紀委印發《關於紀檢監察機關常態化開展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的實施意見》,山西、黑龍江等21個省級紀委監委出臺檔,結合實際細化完善領導包案、提級辦理等制度機制,上下聯動推動常態化“打傘破網”走深走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河北保定高敬池等20起重大黑惡案件,同步跟進督辦背後腐敗和“保護傘”問題,指導各地紀委監委對專項鬥爭中已立案未查結的案件加力攻堅,對新增黑惡案件涉腐涉“傘”問題深挖徹查,同時剖析典型、以案促改。今年1至8月,全國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6057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902人,移送司法機關574人。湖北省孝感市委原書記潘啟勝,甘肅省蘭州市公安局原政委黃大功等一批職位高、影響大的“保護傘”受到嚴懲。線民和群眾評論,“掃黑拔‘傘’,看著真解氣”“連根拔起才是真的為民除害”。(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