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21年金融業監管保持高壓態勢。銀保監會官網資料顯示,截至10月12日,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各類型銀行業機構(罰單統計以公佈時間為准)共開具了1219張,合計罰沒金額超1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依然是銀行受罰“高發區”,其中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房、違法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同業投資資金違規投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仍是監管處罰重點。從處罰金額來看,銀保監會開出單筆超過千萬元的罰單亦不在少數。
5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連續發佈11張罰單,一併對5家銀行開出超大罰單,其中某股份制銀行和某城商銀行罰款接近億元,分別是9830萬元和9720萬元,某國有大行被罰8761.355萬元,另一家股份制銀行被罰7170萬元,某外資銀行罰款金額較小為1120萬元。其中,貸款、理財、同業等業務是各家銀行違規的“高發區”。
今年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對房地產金融保持監管高壓。例如,監管層近期兩次提及“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9月29日,央行與銀保監會聯合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再度明確“房住不炒”,並要求金融機構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