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全面落實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通過資訊化手段加大物流用地供應和供後開發利用情況的跟蹤管理。物流專案配套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重,參照執行現行工業專案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商貿園區、批發交易市場、商場等被冠以物流園區,或以物流專案名義拿地建設,防止土地閒置浪費。
近日,物流行業迎來政策利好。自然資源部印發《關於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從增加物流發展空間供給、加大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力度、推進物流用地提質增效、提升要素支撐服務效能四方面細化10條政策措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
“這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也是國家層面物流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首個專項檔,對於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中國物流學會副秘書長周志成說。
《通知》同時強調,嚴格落實用途管制,不得隨意變更物流及相關配套設施專案用地用海性質和規模。
物流土地供應不夠均衡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自然資源要素較好地保障和服務了物流高質量發展。2014年至2023年,全國物流倉儲用地供應量穩中有升,與同期工業用地供應趨勢基本一致。”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有關負責人說。
作為行業中人,周志成對此深有同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就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出臺了多個政策檔,提出了多項保障物流用地用海的政策舉措。”例如,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中綜合考慮物流發展用地;對於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專案,在建設用地指標方面給予重點保障;指導地方政府合理設置物流用地績效考核指標;鼓勵通過“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多種方式向物流企業供應土地……“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有力支持了降低物流用地用海成本,助力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周志成說。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國家物流樞紐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國家物流樞紐達到151個,示範物流園區100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66個。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組織的第七次全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顯示,規模以上物流園區超過2700個。
但問題也同樣存在。自然資源部通過調研和各方反映發現,物流用地用海保障仍存在不平衡、不完善、不協調等問題。
在土地供應不夠均衡方面,我國物流倉儲用地與工業用地的比值呈現出“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梯度分異格局。周志成說,東部地區和一二線城市等部分地區用地需求旺盛而供給不足,物流用地指標難以獲取,物流用地價格相對較高。
用地考核不夠完善。據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物流企業畝均稅收約為工業企業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但有的地區對物流用地設置了較高的投資強度和稅收貢獻,考核指標有待進一步優化。
“物流用地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服務貨物集散、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准公益屬性,畝均稅收產出相比其他用地較低,不宜按工業用地評價考核。”周志成說。
此外,節約集約也不夠充分。
推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近年來,社會物流成本日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2%,繼續保持穩中有降態勢,但與《“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五年降低2個百分點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今年2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問題,強調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要以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為出發點、落腳點,調結構、促改革,打通關鍵堵點卡點,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
自然資源部發佈《通知》,正是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通知》精准施策,消除物流發展用地用海制約因素。首當其衝的就是增加物流發展空間供給。例如,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引領作用,統籌考慮各類物流基礎設施用地需求,及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以制度強化物流用地供給保障。綜合考慮地域區位、功能定位、發展水準等多種因素,科學規劃各類物流基礎設施用地空間佈局,優化物流用地供給結構,有助於形成供需適配、規模適度、功能明確、有機銜接的物流基礎設施網路。
再如,健全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包括合理安排縣域商業設施建設用地,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設施建設。其中,針對生活服務末端物流配套設施比例不足問題,明確要求落實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應急倉儲設施面積占比原則上不低於10%。
《通知》還要求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包括積極保障重大物流基礎設施等建設專案用地用海用島需求,支持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供應物流及相關配套設施用地。鼓勵利用鐵路存量土地、集體建設用地等建設物流基礎設施。此外,推進物流用地提質增效。
落實土地利用巡查制度
自然資源部此次印發的《通知》提出,適應物流行業發展需要,合理設定用地條件。研究制定現代物流業“標準地”工作指引,合理設置物流用地績效評價指標,將物流強度等納入考核指標範圍,引導地方政府以物流強度為導向設置考核指標,科學設置容積率等規劃標準,推動物流企業節約集約用地。
同時加強物流用地全週期管理,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通過資訊化手段加大物流用地供應和供後開發利用情況的跟蹤管理。物流專案配套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重,參照執行現行工業專案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商貿園區、批發交易市場、商場等被冠以物流園區,或以物流專案名義拿地建設,防止土地閒置浪費。嚴禁在物流用地範圍內建造成套住宅、專家樓、賓館、招待所和培訓中心等。嚴守自然資源管理政策底線紅線,加強對物流用地規模、結構、時序、開發利用和價格變化等指標的分析研判,促進物流用地節約集約。
加強物流用地用海要素保障,對於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如周志成所說,《通知》是落實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決策部署,圍繞加強物流用地用海要素保障,有史以來“含金量”最高的一份重要檔。為讓《通知》落實到位,切實增強行業企業“獲得感”,助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周志成建議,按照《通知》明確的新政策新舉措,適時推出實施細則或配套方案,加大政策宣貫力度。例如,涉及混合用地供給、新型供應保障模式、劃撥土地使用權轉換、鐵路場站分層立體開發、物流用地考核等,需要進一步指導地方部門深化落實。
他還建議強化部門間統籌協調、協同聯動。物流基礎設施涉及多個部門、多個領域,周志成建議建立物流用地用海要素保障部門間協同機制,統籌安排用地需求,做好各部門物流相關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有效銜接,實現“多規合一”。(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