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識產品被主播吹噓能“藥到病除” 網購“三品一械”產品易遭遇虛假宣傳

 漫畫/高嶽  

 

“痛風並有結晶結石的,在我這裏不用拉小刀,不用去醫院,只要用藥粉薰蒸、排汗藥浴就能夠把身體中的結石給排出來”“痛風的完美剋星,簡簡單單3天就能尿酸正常,早晚一次,消腫迅速,降酸、溶石、消腫一箭三雕,酸說降就降,石頭說沒就沒”……

 

痛風、結石……在直播間內,患者身體上的病理性不適在主播口中都是“藥到病除”的小問題,而這個“藥”,正是直播間主播的帶貨商品。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觀看多場此類直播發現,一些自稱“醫生”“中醫”“××專家”的主播,在直播間大肆宣傳推廣具有保健功能、醫療功能的產品,其中一些並不直接在直播間內售賣,而是引導消費者添加主播的私人社交帳號交易。記者查看多款對方推薦的產品,發現都沒有藥品相關標識。

 

受訪專家指出,上述情況是典型的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問題,這一問題在“三品一械”(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領域格外突出。應儘快完善“三品一械”直播帶貨相關法規制度,明確主播在直播間宣傳推薦“三品一械”及相關食品行為的法律屬性,細化有關違法行為的界定和處罰標準,規範“三品一械”直播帶貨行為。

 

直播行為缺乏監管

 

相關廣告應做審查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佈了8起涉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為,北京新顏興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在直播行銷過程中虛假商業宣傳。

 

經查,這家公司在此前的直播過程中對“薇旖美膠原蛋白”“新膚源膠原蛋白”產品進行宣傳時,多次聲稱該產品“很多明星都在使用”“楊×、王××、揚×,所有的明星顏值回春都是因為打了薇旖美”等內容。

 

這家公司還在部分直播話術中,稱“半島超聲炮作為國貨之光,是目前國內唯一拿到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超聲治療儀”。

 

經監管部門核實,這家公司無法提供證據證明楊×、王××等明星使用直播同款產品;同時,也無法提供證據證明“半島超聲炮是目前國內唯一拿到NMPA認證的超聲治療儀”,認定構成對其商品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違法行為,依法對其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認為,這家公司在直播過程中對產品或服務作誇大或虛假的宣傳,誘導或誤導消費者下單,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直播過程中對“三品一械”進行誇大或虛假宣傳的現象並不少見。

 

“三品一械”直播帶貨消費調查報告》(以下簡稱《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通過網路直播管道購買“三品一械”產品最擔心和遇到最多的都是虛假誇大宣傳問題。在被問及通過網路直播管道購買“三品一械”產品會擔心哪些問題時,50.98%的受訪者表示擔心虛假誇大宣傳問題,占比最高。在被問及遇到哪些問題時,48.96%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過虛假誇大宣傳問題,同樣占比最高。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介紹,根據廣告法、《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等規定,“三品一械”廣告應當在發佈前由廣告審查機關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未經審查,不得發佈。

 

陳音江發現,在直播間,主播宣傳推薦“三品一械”產品行為並未納入有效監管,導致各種“三品一械”網路直播虛假宣傳、違規廣告代言等侵權問題時有發生,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也擾亂了網路市場交易秩序。

 

健全主播培訓體系

 

建立即時監測機制

 

《消費調查報告》顯示,“三品一械”直播帶貨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主播在直播間宣傳“三品一械”功效以及宣傳普通食品具有保健、治療功效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近八成受訪者認為主播在直播間介紹“三品一械”產品會起到廣告宣傳效果,超八成受訪者認為網紅明星主播會起到廣告代言作用。

 

對此,《消費調查報告》建議,有關商家、MCN機構和主播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不得通過虛假誇大“三品一械”或普通食品功效等方式,欺騙誤導消費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違規發佈或者變相發佈“三品一械”廣告。

 

陳音江認為,可以設立專門的“三品一械”主播培訓體系,要求主播在開播前完成相關法律法規、產品知識、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確保主播在直播過程中能夠準確傳遞產品資訊,避免誤導消費者。同時,根據主播的直播行為、消費者回饋等資訊,建立主播信用評分體系,以此激勵主播自覺遵守規定。

 

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葛友山認為,主播應履行全面、真實、準確的說明義務。比如,主播在直播銷售中需承擔起提供翔實、真實和準確資訊的責任;應對“三品一械”產品的批准文號、功效、適用人群、禁忌證等資訊進行詳細披露並確保資訊的真實性;還應明確指出自己的推廣身份,說明自己的作用僅限於宣傳和推薦,防止消費者對主播的角色產生誤解等。

 

除了規範直播帶貨的主播行為之外,《消費調查報告》還呼籲平臺承擔更多責任:除了要對入駐的“三品一械”商家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核確保商家具備合法經營資格之外,還要對商家的宣傳內容加強審核和管控。採用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對“三品一械”直播內容進行初步審核,過濾掉明顯的違法違規內容;同時設置人工復審環節,對疑似違規內容做進一步審核,確保審核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建立即時監測機制,對‘三品一械’直播過程進行全程監控,一旦發現違規行為立即採取應急措施,暢通消費者維權管道,確保消費者投訴問題及時得到妥善解決。”《消費調查報告》稱。

 

“平臺層面,需實施嚴格的主播入駐審核與持續監管策略。”葛友山說,直播帶貨平臺應當積極履行入駐登記核驗義務,依法對直播間運營者提供的身份、聯繫方式、行政許可等資訊進行登記,積極採取技術措施進行核驗。還應當建立對主播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處理結果的公示機制。

 

完善相關法律規定

 

細化違法行為標準

 

在陳音江看來,還應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完善“三品一械”直播帶貨廣告制度,進一步明確主播在直播間宣傳推薦“三品一械”及相關食品行為的法律屬性,細化有關違法行為的界定和處罰標準,將直播間裏的“三品一械”宣傳納入有效監管,營造良好網路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陳音江認為,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對“三品一械”直播帶貨行為監管和執法力度,尤其是對直播間裏的主播宣傳推薦行為加大監管力度,依法查處各種違法違規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並及時向社會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同時建立健全跨部門協作機制,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資訊共用和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

 

葛友山認為,根治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問題需要多措並舉。首要措施在於加快完善監管體系。面對《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在實踐中的局限性,迫切需要出臺更為詳細的補充細則和操作指南,針對“三品一械”直播帶貨的特殊性,明確監管的範圍、標準和流程,以便更好地適應和引導直播帶貨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葛友山看來,還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現代資訊技術,構建智能化的監管平臺,實現對直播內容的即時監控和自動識別。這樣的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監管效率,及時發現並處置違規行為。此外,應建立信用監管體系,例如通過“黑名單”制度,對屢次違規的直播主體進行記錄和限制,防止其通過變更身份逃避監管。

 

“考慮到直播帶貨的即時性和互動性,傳統的監管方式需要創新。例如,可以採取隨機抽檢與定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直播帶貨的廣告宣傳進行監管。同時,鼓勵直播平臺發揮其在內容監控和交易數據管理方面的優勢,與監管部門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確保消費者權益不受侵害。”葛友山說。(陳磊 張婉瑩)

 


廣告
廣告